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

(0)

相关推荐

  • 犀利!崔寒柏第七届兰亭奖获奖作品集评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 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 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 是18个国家级文艺奖项之一 历来为书法界所关注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评奖揭晓.颁奖后 其获奖作品 特别是书法创作类获奖作 ...

  • 彭洪顺:楷书创作如何理性对标第九届新人展

    楷书创作如何理性对标 第九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览 ■ 彭洪顺 一 第九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览将于7月20日截稿,当前是最为紧张的创作时期.当然有些性急的早已投了,有些理性的还在认真打磨作品.不管你是已 ...

  • 庚子书法笔记之四:面试记·临沂

    面 试 记 · 临 沂 作者:冯华(二马头陀) 我们都知道马三立有个著名的相声,讲的是"等第二只靴子落地"的故事,其实对于入展的书友来说,公示入展名单就相当于第一只靴子落地,而等待 ...

  • 中国收藏网

    廉世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原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获吉林省五一劳动 ...

  •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批评·崔寒柏

    特邀评论家:王登科 张瑞田 周德聪 杨吉平 庆 旭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者: 崔寒柏 谷松章 张利安 林景辉 刘长龙 杨科云 陈 靖 林 峤 彭双龙 樊利杰 崔寒柏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作品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零七)

    米芾书<三吴诗帖> 临帖之所以会边临边忘,原因也正在于读帖不深.我们很多人,临帖前几乎都不读帖,依葫芦画瓢,敷衍了事.临帖之事,开卷释然.闭卷茫然,想必是多数人都曾有过的体会. 所以,拿到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九)

    尊重经典.崇尚法度(以古为师,对古法的深刻认知). 学书有五个境界,明.新.深.通.化. 明:明白什么是书法,写字与书法不一样. 新:自己对书法的理解.看法.要在古人的基础上有别于古人. 深:理解要深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八)

    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也有结构.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章法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七)

    取先人笔法之精华,加以创新而变通.无论什么时期,先人的笔法永远都是后人创作的基石.当下书坛,书家们在创作中更多强调的是艺术性的创新,但"千古不易"的笔法规律依然遵循.笔法在具体的作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六)

    在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中,篆.隶是古体,现在作为传统书法还有它的艺术性,许多人还在研究和创作,但从字体演变来说,它很早即过时了,东汉以后就很少在实用.草书过于简化,结体变得简单和符号化了,加上草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五)

    首先,学行书宜自晋人入手.为什么呢?因为行书在东晋时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越.古人有句话叫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也就是说,入手学习最上乘的范本,学习者也只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四)

    内容与形式是艺术创作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艺术创作中,把内容放在主体的观点占大多数;而把形式作为艺术创作至为重要位置的观点也同样影响很多艺术家. 情感与形式的表现是所有艺术中最根本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三)

    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如何临帖是学书者都想急于解决的问题,而刘文华老师认为,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他说,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把古人的规矩摆在了桌面上,临帖就是学规矩,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二)

    在笔法技巧中,运笔的速度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技巧之一.笔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快与慢的问题,它与所要书写的墨色.字体,所要表现的风格.节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速本身既能完美地表现这几个方面,又要受到这几个方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一)

    很多人准备国展作品,花了很多心思.其实,准备作品是有诀窍的.实地看过评审的人就会发现:首先是很多作品打包成卷,然后一张一张的由工作人员掀开,那么这里面的窍门是什么呢?因为作品都很长(大),所以评委坐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