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妙解丨53 江海处下百川汇 处世三宝慈俭无争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日课032丨任何自由都是有边界的自由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32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 ...
-
道德经妙解丨53 江海处下百川汇 处世三宝 慈俭无争
道德经妙解丨53 江海处下百川汇 处世三宝 慈俭无争
-
道德经妙解 | 62 一村一天堂(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 ...
-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譬如,"道"存在于天下,就如同河川溪流对于江海,一切都归流于它,使万物宾服. 赏析 这是老子讲"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六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
-
《道德经》中的“道”究竟是什么?搞明白了这个才算读懂
<道德经>共81章,分为上下两编,一为道,一为德.其中,"道"在全文出现70多次,"德"在全文出现40多次. 由此可见,在老子的心目中," ...
-
道德经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这一章老子继续讲道,讲三宝. 先贴下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 ...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海纳百川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 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 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 以其无争,故 ...
-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道德经•七十八章》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 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 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故圣人之言曰: 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 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 ...
-
道德经妙解丨49 大道遍行 天下太平 大国处下天下归
第四十九集大道遍行 天下太平 大国处下天下归 推荐欣赏: 道德经妙解丨46 天地父母恩 道德经妙解丨47 莫从片面下论断 超越逻辑狭窄观 道德经妙解丨48 勤俭积德国运
-
道德经妙解丨47 莫从片面下论断 超越逻辑狭窄观
47 莫从片面下论断 超越逻辑狭窄观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 ...
-
道德经妙解丨06 道的特性 超越二元对立(下)
06 道的特性 超越二元对立(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 ...
-
道德经妙解丨60 宇宙最伟大的力量——大爱
60 宇宙最伟大的力量--大爱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 ...
-
道德经妙解丨52 民心纯朴社会安
道德经妙解丨52 民心纯朴社会安
-
道德经妙解丨51以德报怨 和谐共存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道德经妙解丨51以德报怨 和谐共存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
道德经妙解丨50 不为名利昧良心
上期:道德经妙解丨49 大道遍行 天下太平 大国处下天下归
-
道德经妙解丨46 天地父母恩
46 天地父母恩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