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西武陵片区奇石及沅水玉概述

概本人多年在各地捡石及玩石经验来看,在大湘西片区中的沅水石是湖南四大河(湘、资、沅、澧)中,矿石最复杂丰富的河流。其中,金刚石和黄金矿石最为有名,居全国各大河流前列。下面,以观赏及宝玉石在该流域的分布情况和地质形成展开探讨。

湘西有两大山系,分别是湘西北的武陵山和湘西南的雪峰山。而沅江的主干流,正处在两大山系之间,成为它们的分界线。其西北西支流主要来自于武陵山区,如,清水江(洪江)、呒水(芷江)、辰水、酉水等。它们河滩中的石头有个共同的地质特征即基本上全是沉积岩。西南面岸支流主要来自雪峰山系。如,渠水(靖县/会同)、巫水(洪江区)、溆水(溆水)等,它们河滩中的石头,它们河滩中的石头基本上全变质岩。

咱先说西北各支流的沉积岩,武陵片区主要从地质上看,5亿年内,至少两次沦为海洋,而东北面又从泥盆纪后形成沅麻盆地。所以,沉积岩的种类主要以碳酸钙质地的石灰岩,以及泥砂岩为主,而清水河一带地下深层,有略为硅化变质的绿泥沉积岩,略显玉化特征,以河中砾由为明显。所以,①清水江主要是泥石(贵州青),②呒水河主要是泥砂岩(紫袍玉带),③辰水河主要是变质沉积岩(䔧皮石)和油卵石,(4)酉水河是砂岩(紫泥砂石)。而酉水流域到澧江流域的山上积小溪中而随处可见类似太湖石形态的石灰岩(当地叫武陵风棱石)。

再说西南各支流,西南面的雪峰山区是因地质造山运动形成的诸多大小山脉,统称雪峰山脉。由于经历复杂的造山运动甚至火山活动,导致地下深层矿物岩石上升到了地表,所以,除了出现黄金和钻石以外,还有玉髓、玛瑙及其它宝玉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经深度变质的石英岩即沅水玉和中度变质的金纹石,而品质最好,数最大的是雪峰山最高的两座山峰(苏宝顶1934米和白马山1781米)为核心方圆50至100公里范围内。其中苏宝顶一带主产沅水玉,而白马山一带主产金纹石。所以,西南雪峰山区的沅水支流中,渠江和巫水流域主产沅水彩玉,而溆水流域主产金纹石及少量彩玉。

沅水玉概述

沅水玉,从狭义而论主要指沅江流域的干流与支流河滩及河床所能捡到的玉化河卵石(籽料).但广义上的沉水玉应该包含山溪中的玉化石块及山石岩层中的玉化岩层。

分类

沅水玉品种丰富到了复杂的程度,但基上归纳到一个词来概即″硅质玉'。在此前提下又可分两大类--玉化石和玉化泥

玉化石

玉化石可分为彩玉, 白玉,黄蜡石,玉髓,玛瑙,青玉,硅化木,玉化木,黑玉,黑曜石等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沅江彩玉。

玉化泥

玉化泥可分紫袍玉和青玉(贵州青),而青玉又分为有纹与无纹两种。

1沅水玉河卵石料即籽料的基本特征

沅水玉卵石料的外表通常全部或一部分表面有指甲纹,这是因为它长期处于频繁干湿及冷热交替造成表面急骤收缩而引起的浅层崩裂所致。其崩裂的原因是由于它的主要材质是硅质的原因, 因为硅质化合物脆性,朋胀系数小,伸展性与韧性低,所以易裂。但少部分玉化石因长期沉埋于水下或泥沙中或重返急流中冲刷,致表面指甲纹的部分或全部被流水携带的泥沙打磨消失。再重返滩涂时间不长,所以,指甲纹不明显或没有了。沅水玉的指甲纹特征不同,关系到它的玉化程度即细密度。其指甲纹越细、越密、越均匀,则玉质越细润,但与颜色与通透度(即水头)无关,也与玉质的整体价值无关。

根据以上分析,沅水玉化石不一定都有指甲纹,反过来,指甲纹的卵石,不一定是玉化石,指甲纹只能证明该卵石一定是砣硅质石的隐晶质/多晶质/细晶质的硅质石(即石英石).单晶质如白硅石和水晶是无指甲纹的。

沅水玉的内部特征

沅水玉由于是硅质玉(石英岩玉),其结构主要分是90%以上的水合二氧化硅晶体集合体,附含其它矿物成份或晶体如云母、正长石,方解石等等并含有色氧化物如氧化铁、铜、铝、汞等等。由于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站绝对成份,必然导致沅水玉显示了硅质玉或石英岩的基本特征。如硬度大,在平均7.0左右。抛光面显玻璃光泽,脆性大而韧性小。其结构复杂方式多样,为隐晶, 多晶,交织晶,细晶或无晶,或包含单晶与斜晶等多和结构的结合体。其平均密度为2.62右左。

沅水玉的色彩

沉水玉的色彩几乎包含了所有颜色,这是由沅江流域的矿物元素复杂多样性和地质结构与变化多样性以及地质历史的气候多样性决定的。沅江流域在地质历史上,仅五亿年内,就历经了两次海洋浸泡,多次大小冰川期,热带,亚热带海洋与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燕山运动,扬子台升,板块撞击与挤压。历经泥盆纪与朱罗等等。地形有雪风山台升断崖、喀斯特地型、丹霞地貌与元麻盆地等。由于总体气候温暖潮湿,动植物繁盛,腐生质与淤泥泛滥,河流反复堰塞与改道,造成河卵石遭污泥浸染了亿万年,所以,大多沅水玉色彩偏暗,不及北方冰雪洁净的泥沙之水冲刷浸洗出河卵石色彩亮丽通透。因为北方较南方缺少污泥与腐生质。

沅水玉的型成

沅水玉的质地构构及色彩只所以复杂多样,是因为地质运动的复杂和历史气候变化造成,也因为绝大部份沅水玉是变质岩的原因。地球的岩石分三大类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而最复杂的是变质岩,也称二次成岩,是由地表岩石沉到地下几十公里以下的地方甚至混到地下岩浆中,高温高压,化学成分的分分合合及结构改变重组,而后又慢慢上升冷却并重新露出地表形成的岩石。沅水玉包含了这三种,其沅江彩玉为变质岩,泥玉作为硅化泥属沉岩,玉髓为岩浆岩。

作为沅水玉主体的变质岩是来自雪峰山系崩塌的雪峰山岩。主脉是东北-西南的北部),西侧是湘西丘陵,东部伸出两条巨大支脉,一条到新邵县的金龙山-天龙山,一条到安化县一涟源市(专称梅山),还有一批褶皱断块山。资水把它分为北段和南段。南段山势陡峻,北段被资水穿切后,渐降为丘陵。所以沅江两大上源头之一的渠江算起一直到元陵辰溪边界,都是在雪峰山系中穿梭,而沅水彩玉正出现在这段河床。

而另一源头清水江却是玉化泥石的主产地。淤泥沉积几十万年即可初俱岩石特性,硬度超过3.0后经地质崩塌滚落河中洪流,在河中浸洗百万年左右即可硅化变硬,当硅化到一定程度,即从质感上给人以玉石的美感即玉化了。由于沉积岩的中沉积时间、气候不同,形成的层次多少与厚薄不同,而不同层次的沉物成份也不同,所以在水中的硅化速度也不同,这就致有条纹的泥玉中的不同条纹之间的玉化程度不同。所以,泥玉的玉化过程就是硅化过程,是二氧化石即石英质与泥石中物质的交换,替代,入侵的过程。而沅水彩玉的石英线来历也是变质岩上升过程中,地壳岩层挤压形成的裂缝受到二氧化硅的入侵与填充形成的。地壳中物质元素的含量依次是:氧,街,铝,铁,钙,钢,钟,镁,氢。可见,硅质象氧一样,无处不在。几乎入土的任何东西,不是被化,就是被硅化,只是硅化过程比氧过程漫长得多。

沅水玉的文化与工艺价值

沅水玉是个地埋概念,其品种丰富,品质也莠不齐,但每个玉种都有精品出现。其中沅江彩玉精品最多,色彩最丰富也最美丽。完整的卵石型彩玉,如果表皮风化层够薄,色彩丰富艳丽的,可无需雕琢而直接做摆件或手把件及挂坠。而表皮缺损或不够亮色的,依据材质级别可用于制作各种玉器。沅江彩玉的品质最好和体形最大的是红洪市、洪江区和会同县河段。而小精品多出现在辰溪县到卢溪县浦市镇河段。表面上看,沅江彩玉作为新玉种被发现到现在才十余年左右,其实在七千前的洪江市内的高庙文化时期就已被开发利用。从浦市镇到会同县沿河各地古墓葬出土的白玉和黄玉艺术品中,大多数就是当地沅冰玉,只是古人当时都是以白青黄绿色玉为主,很少起用花色丰富艳丽的彩玉,这也是古人的文化观念所决定。古人将玉比作君子的品德,对玉的颜色崇尚青白二色,喻示着做人清清白白。而黄色玉,也是宋元以后才开始盛行,喻示富贵或皇(黄)权, 岂可以用花理狐俏的彩玉呢?何况古人的加工工具受限,很难雕得动硬度大于6.5以上的石英硅质玉,这是硅质玉在古代不流行而当代流行的原因,如金丝玉,黄龙玉,战国红,翡翠,南红等等。所以,古代流行的四大名玉都不是硅质石更玉而是软玉。现代人审美观念却越来越青睐色彩丰富而亮丽的彩玉,随着加工工艺越来越先进,人们设计与创新艺术越来越丰富丰,彩玉的需求量也随加大。现在,沅水玉,特别是彩玉,已被沅江捡玉人远销广东,福建,渐江,还包盛产玉石最多最丰富的新疆等全国各地。

沅水玉的未来走向

沅水玉目前在沅江河的资原正在枯竭,在本人与其他思想开放型的石友的大力宣传与推广下,辰溪县及相邻县检玉人越来越多,正走向高潮,但资源的枯竭,使许乡人对品质要求原来越放松,让石友圈内外人们开始误以为沅水玉不过如此,于是有点失去信心。其实,沅水玉储量丰富巨大,河滩只是冰山一角,而辰溪的沅水玉只整个矿脉的大海一滴。沅水王正越来越被外界所接受,而我们不能被自已加工选料的失误而丧失信心。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交流, 自已探索玉矿,鉴定玉质的水平,沅水玉就一定会发扬光大,信心还在,决心在,恒心还在,沅水玉的成功就一定会到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