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我站在台儿庄的土地上(行走散文)

(0)

相关推荐

  • 电影《血战台儿庄》

    电影<血战台儿庄>是极具标志性的一个转折--它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表现抗日正面战场的影片,也是上世纪80年代"抗战电影"的一座丰碑,电影里中国官兵前仆后继的英勇形象令人 ...

  • 【每天老照片】-1万-1936- 带你走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一)

    馆前三十八级台阶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主体建筑物前方矗立着台儿 ...

  • 鲁D枣庄之旅

    鲁D枣庄之旅 一进纪念馆,那些很具有年代感的老照片,那一张张战略地图,那一名名英武的军人,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很客观,很真实地把当时国共两党面对日寇侵略,团结一心,共同抗日的民族精神表达出来.在国民 ...

  • 随笔||台儿庄之行

    台儿庄之行 十月五日下午五点钟左右,我和先生从徐州的云龙湖出发,驱车前往台儿庄,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在宾馆安顿好行李之后,直奔餐厅找食填饱肚子. 酒足饭饱之后,我和先生漫步在台儿庄的街头巷尾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续)

    人无论到了哪里,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吃饭问题,我进高中后因为住校,最方便的就是在学校食堂吃饭,事先三姐给我买了铁缸子,饭勺之类的.我开始疑惑为什么不是饭碗筷子之类的.实践出真知,我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我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散文)

    1987年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草木葳蕤.我们家里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味道,因为就在7月,我和三姐.妹妹分别参加了中考.高考和小升初考试,当时除了小升初容易些,高中大学都难考.当时即使是一所农村高中也不 ...

  • 朱良启丨母亲和她的土地(散文)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看上去中国农村田野广阔,土地纵横交错,不好分辨,实际上那些长满庄稼的土地物各有主,更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每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就像熟悉手中的纹路一样熟悉这些土地.小时候放学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初中岁月(续)

    中国是个盛行考试的国度,用考试来淘汰人,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因为相比其他办法,考试还是比较公平的.于是一代代人便在考试中成长起来.当时小学升初中要考,初中升高中要考,高中考大学更是要牵动全社会的.80年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中的初中岁月(散文)

    人生总有些事情让你难以忘怀.尤其是青少年阶段求学时的经历.在我人生整个求学阶段,记忆中最清晰的不是大学时期,反而是更遥远的初中时光.也许是因为条件艰苦难忘,也许是因为学习刻苦难忘,也许是因为那些教过我 ...

  • 朱良启丨零钱岁月长(散文)

    我儿子远在云南昆明上大学,有时在联系中他告诉我姑姑.二爷等亲戚又给他几百元的红包作为零花钱.我让他尽量不要收.同时在向姐姐等人表示感谢的同时,郑重告诉他们不需要在平时给我儿子零钱,我已经根据儿子的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