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 | 镜子阶段作为“我”的功能之构成者

(0)

相关推荐

  • 蓝江小译|巴迪欧:《存在与事件》导论(二)

    蓝江小译|巴迪欧:<存在与事件>导论(一) <存在与事件>         导论 (二) "数学即本体论--即存在之所为存在的科学",这个[哲学性]陈述照耀 ...

  • 拉康讨论班: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

    译者的话 1.以下讲的是拉康在讲授法国精神分析协会训练课程中一年期间参加讨论班的完整译稿.来自于讨论班原稿的法国文本,是由米勒在同拉康请教后所筹划的.文本中的某些小错误在翻译时被改正并且也被包含在后来 ...

  • 特里·伊格尔顿:镜像之魅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文化左派批评,看起来没有一项工作是完全超出了拉康的镜像理论解释的--即在婴儿成长的某个时刻,当他在镜子中凝视自我的映像时,会为自己的行为和眼前那些形象的神奇一致性而感到兴奋 ...

  • 阅读《拉康研讨班 III》第二章——妄想的意义

    阅读<拉康研讨班 III>第二章--妄想的意义 本次会谈的前几句话回顾了拉康在本次研讨班的介绍性会谈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之一.他通过重申精神病不应被视为一系列行为异常来批评当代精神病学对精神病 ...

  • 父亲的隐喻

    第九课 父亲的隐喻 超我,现实,自我理想 父亲缺陷的方式 反向俄狄浦斯的微妙问题 阳具作为一个所指 某些大他者的维度 我做了一个例外,这次我宣布出了我今天要讲的内容的标题,那就是父性的隐喻. 不久前, ...

  • 拉康的符号:精神分析和语言的关系

    精神分析透过词语和语言进行.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必须具备语言和意义的理论.超现实主义者表明,一个图像可以与多个意义相关联.但弗洛伊德和拉康声称,意义本质上与语言有关,包括词语和符号.在我们看看拉康和弗洛 ...

  • 拉康研讨班I 第九章 论自恋(第二节)​

    拉康研讨班I 第九章 论自恋(第二节) 译者:"拉康早期技术问题"卡特尔小组 2 勒克莱尔博士开始阅读<论自恋:导论>的前几页,并发表评论. 勒克莱尔说的很对,对于弗洛 ...

  • 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2)

    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引言(2) Raul Moncayo 张涛译 通过这本书,我在精神分析与禅宗佛教之间的文化和体验的鸿沟或二元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避免将两者相互简化或在两者之间建立简单化的 ...

  • 拉康派儿童精神病理论

    拉康派儿童精神病理论 编译者:张涛 在介绍拉康研究儿童精神病的学生时,提到他对精神病的首次阐述之前,我们必须在镜子阶段上提几句,因为他启发了拉康关于婴儿精神病的第一篇文本章.考虑到H.瓦隆和鲍德温的工 ...

  •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我们的无意识

    因为今天准时开始,我将先读一首诗作为开头,事实上这首诗与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无关,但它与我在去年的讨论班上谈到的神秘客体,最隐匿的客体,光学仪器?窥视冲动?(scopic是scope的形容词性,有观察仪器 ...

  • Klein与Lacan的自我概念

    Klein与Lacan的自我概念 Lionel Bailly Lacan对自我和它我的表达不满意.他没有试图反驳弗洛伊德,并且总是说他想要回到他那里.弗洛伊德从来没有创造过"自我" ...

  • 拉康哲学的问题式

    拉康(Jacques-Marie-Emile-Lacan, 1901-1983)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魔幻式的原创性思想大家.在今天这个后现代语境中,他的学术影响似乎一天天增大起来.其实,拉康 ...

  • 移情:从心理学到主体间性

    移情:从心理学到主体间性 作者:Dany Nobus 透过提醒人们注意有一个鸿沟,弗洛伊德曾经详细地说明他的观点,将直接把催眠与精神分析的暗示区分了开来.  在此,首先,他宣称,跟催眠的程序相反,分析 ...

  • 专论 | 欲望史观:从黑格尔到拉康

    雅克·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和理论煽动性的精神分析学家.在今天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精神分析师接受过拉康学派的训练,深刻地变革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且其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文化研究.艺术批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