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投湖自尽,地点为什么选在鱼藻轩?答案竟藏在《诗经》里
相关推荐
-
学贯中西,博学多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在巅峰时期自沉湖底?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西南联大课堂上,这样说: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近日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讲过的." 陈寅恪真霸 ...
-
大师|王国维之死:1927年纵身跳入昆明湖的他,真的是“殉清”?
他从投湖到去世,不过两分钟时间 1927年6月2日,一个该被铭记的日子:一颗文化界的巨星陨落了,整个学界陷入一片昏暗. 这一天,王国维起床后,一切如常,照例让夫人给自己梳理那标志性的小辫子. 8点,他 ...
-
彭玉平:罗振玉伪造代奏王国维遗折考论
摘要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其后关于其死因议论蜂起,而罗振玉即深陷于种种非议之中.先之以逼债说,继之以为王国维假造代奏遗折事,两事相连,而使罗振玉备受道义之谴责,而这些舆论背后的主事者 ...
-
彭玉平:以一诗掩一书
摘要: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国人为之震惊和伤悼,一时祭文.挽联.挽诗.挽词云集,后汇集诸家撰述,由天津贻安堂刊行<王忠悫公哀挽录>一编.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g ...
-
邓云乡‖ 王国维沉湖之谜
过去北京清华园中有"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一座,碑文为陈寅恪撰.海宁王静安先生国维,去世已五十五年矣.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自沉于颐和园安澜堂前昆明湖中,临终只留下 ...
-
刘梦溪:王国维的学术知音究竟是谁?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 1.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和王国维<颐和园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赵元任,王陈关系最近 ...
-
1927年,王国维投湖自尽,一张破旧草席遮遗体,百字遗书戳人泪目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一句出自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他是中国美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史学新时代的开创者,被世界认可.放在今天,就是个综合性的大学问家. 王国维一生著作很 ...
-
“赐金浴”究竟有多可耻?北宋皇后不堪侮辱,投湖自尽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可谓羡煞旁人,一国之母,不仅拥有享不尽是荣华富贵,而且身份高贵,受人尊敬.是很多古代的名家的千金的培养目标,从小培养,用尽各种关系,进宫选妃选贵人,争宠耍手段才能担上这个职位,像是要 ...
-
加班到夜晚回家老婆不开门,37的他在公园静坐许久,最后投湖自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中国朦胧派诗人的代表,顾城的诗可谓是备受推崇.但这个男人却将自己的妻子杀死之后,自缢于家门前的树上. 每个人都会品尝绝望的滋味,无论是 ...
-
民国最丑的大师,用一本《人间词话》征服世界,却在50岁投湖自尽
大家好,我是小九 在<南渡北归·南渡>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就是王国维. 他对哲学.美学的研究,对史学.考古学的探索,在教育.文学.戏曲等方面均造诣颇深. 他在<人间词话> ...
-
“京味儿”作家老舍:与女作家同居,67岁投湖自尽,女方终身未嫁
#老舍# 他出身寒门,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被誉为中国"大文豪",经常被人拿来和日本的川端康成,美国的海明威相提并论. 一直以来,一直流传 ...
-
秦桧向金人求和,大臣上书:请斩此贼,否则我投湖自尽
秦桧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奸臣,无论如何洗白,都改变不了这个铁的事实.但是,在封建社会之中,奸臣要比忠臣混得开,原因也很简单,忠臣既要对得起皇帝,又要对得起百姓,还要受到条条框框的伦理约束,自然不能够像 ...
-
王国维:悲情人生,魂断鱼藻
有人将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比作一颗耀目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这并非溢美之词.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文字学.考古学.心理学.词学.曲学.红学.金石学等多个学科领 ...
-
王国维最后一天:向同事借五块钱出门投湖,遗书中十六字令人动容
1927年6月2日,天色微亮,王国维和平常一样起床,夫人为他仔细梳好辫发,服侍他洗漱完毕,和三子王贞明,女儿王东明共进早餐.吃完饭,王国维去书房里整理了一会儿,独自出门,前往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上班. ...
-
“殉清”还是“殉道”,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投湖自杀?
王国维,清朝遗老,国学大儒.1925年,即民国十四年,清华大学筹备国学院,当时能够和王国维比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章太炎,而论国学功底,王国维排第一.清华大学聘任王国维和梁启超两个人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