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赵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0)

相关推荐

  • 《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史记>赵世家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大戊:即太戊,商朝第九代帝王.]御[御:驾车的人.].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 ...

  • 战国七雄之赵国:从四方征战到胡服骑射(金秋话三晋之二)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是正儿八经的强国,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本文主要介绍下战国时期初期赵国称王前的历史记载以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经过,最后介绍下赵武灵王的悲惨结局(本文是<赵世家 ...

  • 战国“第八雄”中山国,因何成赵国胡服骑射后,第一个祭刀对象!

    咱们都知道战国七雄,但实际上同时代还有许多不入流的小国家,只因主导局势的就那么七个,所以史书上对这些小国的记载,便不怎么多了. 比如中山国,虽然人少地盘小,但却凭借一支强悍的军队,盘踞在太行山脚下的滹 ...

  • 秦国和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两国同宗同源,为何最终演变成世仇?

    秦国和赵国都是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两个强大的"战国",也是七国中最为凶猛的两国,秦国在战国后期被山东六国称为"强秦".赵国经过崛起发展成 ...

  • 中国诞生前传之春秋图霸和战国争雄(下)

    战国争雄 1.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 ...

  • 从防御秦国、固守中原角度,分析赵国发展战略背景?三大发展基地

    导语: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发展战略是什么?从防御秦国.固守中原角度,分析赵国发展战略背景?优先开拓西北,依靠三大基地 在<大秦帝国>中,发生的战争很多,大多与中原诸国合纵攻秦,或者秦国连横他国 ...

  • 史记·五宗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刘军 译注 [说明与解析] 本世家载述了孝景帝十三个为王儿子的衰败经过.他们有的父姬子奸,"尽与其姊弟奸",yín乱无度,无视伦理:有的对奉汉法以治的朝廷官员"求其罪告之 ...

  • 史记·外戚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支菊生 译注 [说明与解析] 本篇记述汉高祖至武帝五代汉皇的后妃,以正后为主,兼及妃宾,并涉及后妃的亲族,所以称为<外戚世家>. 记后妃,自然要反映宫廷内部的一些情况,这就能使读者看到帝王 ...

  •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宋尚斋 何平 译注 [说明与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 ...

  • 史记·韩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韩国是战国时期力量最弱的国家.它东邻魏国,西邻秦国,两个邻国都比它强大得多.韩国两面受敌,常被侵伐,一篇<韩世家>,最常见的字句是"秦拔我××"."秦伐我&q ...

  • 史记·魏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本篇记述战国时期魏国的世系及其兴衰.文中多简短记事,但在魏文侯.魏惠王和安釐(xī,西)王三代记事颇详.因为魏之兴在文侯之世,魏之衰从惠王开始,而安釐王的失策加速了魏的灭亡.由于作者紧紧抓住了魏国历史 ...

  • 史记·郑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安砚方 译注 [说明与解析]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 ...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安砚方 译 [说明与解析] 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 ...

  • 史记·楚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安砚方 译注 [说明与解析]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楚国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楚人的祖先之一重黎曾为帝喾的火正,因有功,被命为祝融.以后其弟吴回继之.吴回第六子季连,芈(mǐ,米)姓,是楚人的直接祖先.季连 ...

  • 史记·晋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王连升 译注 [说明与解析]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于唐,称为唐叔虞.唐曾是尧的都城.据<毛诗谱>说,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尧墟以南有晋水,改称晋侯.本篇所记从成工削桐叶为珪以封叔虞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