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我的大半生,属于古老的中国
相关推荐
-
疫苗这么火,看晚清民初的中国防疫事业第一人伍连德是怎么防疫的
1935年,诺贝尔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的科学家中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防疫.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 说到这个伍连德博士,还是一个华侨.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我认为就是防疫问题,由于 ...
-
黑土乡情·疫情特刊 韩鹏宇 | 以史为鉴——清朝末年绥化城战“疫”始末
以史为鉴减少人员流动是打赢急性传染病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效手段之一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二十三日,绥化府最后一任知府黄家杰突然接到报告,城内有外出回乡劳工突发高烧,咳嗽.吐血,几天的时间就不治身亡, ...
-
寻访“中国防疫第一人”伍连德故居 胡同里的小洋房仍在
在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的2020年寻访伍连德故居,是一件格外有意义的事情.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1910年,源自西伯利亚地区的鼠疫传入我国东北三省,6万东北同胞罹难,年仅31岁的伍连德博士临危受 ...
-
救人无数的医者伍连德,后来结局怎么样
一个国家,也和人的记忆一样,有许多事情难免被遗忘.但对有的事情.有的人,我们应当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就像伍连德,一位终身自认为中国人的马来西亚华侨,一位百年前曾经行走在中华土地上的伟大的医者. 北洋 ...
-
黑死病传染性很强,夺去欧洲三分之一人口,为何没在中国蔓延开?
鼠疫,又称"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扫荡过三次.第一次是6世纪的"查士丁尼大瘟疫",君士坦丁堡(即现在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半人口因此丧命,疫情严重时,许多城市被 ...
-
医学有故事番外 01丨伍连徳百年战疫
作者:老狐狸 (科学声音新媒体科普创作训练营第二期学员优秀作业) 公元 1911 年 1 月 30 日,哈尔滨城外寒风刺骨,在傅家甸坟场一个巨大的深坑旁边,一名戴着金丝边眼镜和纱布口罩的军医官瞪着发红 ...
-
大清抗疫功臣,1960年去世
1910年12月24日,一个31岁的医生进入了一座"死城",疫情蔓延的哈尔滨. 迎接他的,不是"勇士""最美逆行者"等称呼. 而是质疑.谣言 ...
-
2020年2月7日8日,银川这座城
似乎该结束这几天的所谓疫情日记了. 元宵节过完,该上班了. 疫情严重,但一边防控,一边要上班. 单位通知上班,食堂也要开.但要统计每天的人数,按人数做饭,再领回来吃. 有饭吃,就好. 能上班,可以有工 ...
-
清末鼠疫亡6万人:伍连德67天消灭疫情,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2020年,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十年的开始,然而开局并不平静.美国当季流感席卷多地,夺走上万个宝贵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为疫情的有效遏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全国人民会永远记得他们 ...
-
致敬英雄!南京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钟南山,与一人救一城的伍连德
1937年8月15日,日军的空军开始对南京城发动袭击.在日军的一次空袭行动中,钟南山所住的房屋被炸毁,尚未满周岁的婴儿钟南山被掩埋在了瓦砾废墟之下,钟南山的外婆和母亲惊慌不已,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硬生 ...
-
札记 | 马来华人眼中的伍连德
<文汇报>2021年4月9日(星期五)第八版 马来华人眼中的伍连德 谢彩 伍连德的最后留影之一,1960年摄于马来西亚槟城 在汉语世界,伍连德博士是"中国防疫泰斗",是 ...
-
李长青:不要拉伍连德为全民口罩背书
原创 SCIENCEOWLS LEGENDOWL 今天 " 在口罩已经政治化,疫情因为疫苗出现进入倒计时的时候,我们也许永远不会得到关于口罩防疫的科学证据了. 文 | 李长青 刚刚过去的3月 ...
-
被誉为“国士无双”的伍连德,怎么看中医?
"我真心希望未来的几年,将会见到在社会医学进步方面有巨大的改善." 伍连德博士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110年前,他带队前往东北,用不到4个月时间,就扑 ...
-
长沙有家伍厚德堂,始建于1946年,为民...
长沙有家伍厚德堂,始建于1946年,为民国时期长沙裕顺长钱庄经理伍芷清的公馆.这伍芷清是十九世纪广州十三行之首,怡和行主人伍秉鉴的后人.伍秉鉴是当时全世界的首富,而伍厚德堂现在是家饭店,口碑挺不错的!
-
伍连德:扑灭110年前的晚清大鼠疫,拯救了整个东北
所有人都知道,烈性传染病非常可怕,在人类以往的历史里,因此而失去的生命如同恒河沙数,不可计量. 在所有的烈性传染病中,最恐怖的无疑就是鼠疫,当然,有时它另一个名头更为响亮--黑死病. 在过往的数千年岁 ...
-
旅顺新故事:伍连德(中国抗疫第一人)旅顺半日游
早在110多年前,被誉为"中国抗疫第一人"的伍连德就来过旅顺. 伍连德(1879~1960),著名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