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凤凰网湖北
相关推荐
-
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续)
六.长江下游地区 考古学研究中的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局限在狭义的江南地区,包括环太湖地区.宁绍平原,以及周边的丘陵地带,其中环太湖地区是指江苏南部的苏.锡.常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以及上海地区.长江下游地 ...
-
北京东胡林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
前言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坐落在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三级阶地上,高出现在的河床25米,海拔高度约400米.当地环境属于清水河中游斋堂盆地边缘地带,遗址东部面向河谷,西南为山坡,背 ...
-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摘要:石首走马岭遗址的发掘为史前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植物利用研究提供了契机.通过浮选,该遗址发现了水稻.粟以及其他野生植物的炭化遗骸,农作物AMS14C的测年数据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至末期的考古学文化 ...
-
考古界: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湖北荆门屈家岭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12月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正式披露,历时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发现:该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经对这些炭化种子进行碳14年代测定,认为这 ...
-
4亿多年前武汉就是鱼类的乐园 武汉最早的鱼类化石被发现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4亿多年前武汉就是鱼类的乐园 地大学子发现武汉最早的鱼类化石 "洪山鱼"化石.右图:"洪山鱼"电子数码复原图. (通讯员 王紫璇 摄) 湖北日报讯 (记 ...
-
今年长江首座!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合龙凤凰网湖北
今年长江首座!为保护中华鲟,1160米一跨过江 1月18日,随着最后一榀钢箱梁顶推到位,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主桥成功合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辉.通讯员雷伟利.秦万清) ...
-
湖北9城一个“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挂牌运行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湖北9城一个"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挂牌运行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通讯员周钢.李现刚.徐涛)9月4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简称"武圈办&qu ...
-
1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库区 长江水旱灾害应急响应调至Ⅳ级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1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库区 长江水旱灾害应急响应调至Ⅳ级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澍森)9月9日,长江委召开会商会,安排部署流域秋汛近期防御工作.当前长江2021年第1号洪水已平稳通过三峡库区,丹江口 ...
-
湖北4家企业上榜国家重点培育纺织服装品牌名单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国家重点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名单公布,湖北4家企业入围 湖北日报讯(记者吴文娟)12月9日获悉,工信部近日发布"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名单(2020版)",全国80家 ...
-
屈家岭文化崛起,城邦林立的年代,长江中游地区人们的生活日常
岁月悠悠,多想像这大江大河一般,可以穿越时空的每一个瞬间,去一睹那沧海和桑田的变迁.多少世间的兴衰旧事就在这大江奔腾的时光中被世人遗忘,又有多少壮丽的瞬间曾经在这大江的怒吼中化作烟尘.我们重新拾起这些 ...
-
比石家河早500年的屈家岭文化玉器
屈家岭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上承大溪文化末期,下接石家河早期,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2600年之间. M23玉管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位于湖北保康的穆林头遗址考古发现玉钺.玉璇玑 ...
-
新石器时代 · 屈家岭文化
新石器时代 · 屈家岭文化 时间:2020年12月07日 阅读量:2357 字体大小: 默认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地区,以江汉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