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文化崛起,城邦林立的年代,长江中游地区人们的生活日常
相关推荐
-
彭小军:长江中游史前石钺的功能和社会意义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昨天 20:06 摘要:作为史前中国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江中游,钺最早见于其边缘地区,在实用性为主体的前提下,出现了专属"礼钺".大溪文化三期以后,大量的 ...
-
比石家河早500年的屈家岭文化玉器
屈家岭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上承大溪文化末期,下接石家河早期,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2600年之间. M23玉管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位于湖北保康的穆林头遗址考古发现玉钺.玉璇玑 ...
-
新石器时代 · 屈家岭文化
新石器时代 · 屈家岭文化 时间:2020年12月07日 阅读量:2357 字体大小: 默认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地区,以江汉平 ...
-
邓家湾屈家岭文化祭坛上的冶炼遗迹考辨
摘要 本文分析邓家湾T11-10屈家岭时代的遗迹,推论公元前第四千纪中晚期在此处进行冶炼,且当时该场所的冶炼活动与社会祭礼活动有关.早晚不同时期发生于此处的冶炼遗迹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绝对年代范围约 ...
-
神秘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
玉人面形佩,大溪文化,高6厘米,四川省巫山大溪出土,四川省博物馆藏: 玉璜,大溪文化,长15厘米,湖南省华容县出土,岳阳市博物馆藏: 玉镯,大溪文化,径7厘米,湖南省华容县出土,岳阳市博物馆藏: 玉锛 ...
-
郑州博物馆——交流与融合(大汶口与屈家岭文化)
郑州博物馆——交流与融合(大汶口与屈家岭文化)
-
考古界: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湖北荆门屈家岭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12月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正式披露,历时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发现:该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经对这些炭化种子进行碳14年代测定,认为这 ...
-
屈家岭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屈家岭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 南方稻北方粟在此相得益彰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12月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正式披露,历时5年的植物考古 ...
-
植物考古揭秘屈家岭先民吃些啥
[植物考古揭秘屈家岭先民吃些啥]12月6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目前唯一专职做植物考古的姚凌博士称,屈家岭遗址浮选出炭化植物种子及硬果核壳共计1599粒,经鉴定,确认农作物种子有1245粒,其中包括5 ...
-
屈家岭-航拍(视频)
屈家岭-航拍 屈家岭管理区(Qujialing guanliqu) 屈家岭管理区(原名五三农场)党政机构设于京山市易家岭办事处.1953年垦建成立五三农场,2001年成立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实行属地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