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馀年丨黄廷付:外婆的腊八饭
相关推荐
-
小小土豆情/平淡
今天外面特别阴冷,还下着小雨.我一个人蜷缩在炕角,盖着被子还是觉得很冷,凉气嗖嗖的往衣服里面钻.挨到中午,觉得腹中饥饿,想想该吃点什么好呢?鱼.肉我都不怎么喜欢,在说家人们都不在家也没办法做 ...
-
【一个人的缑城️ 14】灶头间(下)
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炊烟,曾在七十年代的缑城里满城飘荡,人们把炊烟升起的地方叫做灶头间. --<一个人的缑城> 灶 头 间 (下) 文 摄/ 顾方强 镬灶堂前灶 ...
-
1993春节姥儿家——北京人咋儿这儿~馋
照片来自网络 滦州 达君 在老家吃什么都那么香,有一种从土里刨食直接就着泥腥儿吃的感觉,那是一种大柴锅的味道,待我一一讲给大家听. <鲜香的猪肉饺子> 农村过年家家都割ga些肉,那些肉都是 ...
-
高考故事丨黄廷付:儿子的高考
儿子从小学一直到高三的上学期,都是学霸. 然而从高三下学期开始,妻的身体突然出了点状况,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熬夜陪儿子学习了,儿子也心疼他妈,向我们保证不用他妈陪,他一定会好好学习. 其实儿子从小学开始, ...
-
那些事儿丨黄廷付:故乡在游子心上
回家的钟声敲响,我的思绪早已飘到故乡.曾经的美好回忆在心头浮现. 小时候和现在一样盼望过节,只是那时候为了美食和新衣裳,现在为了微笑在亲人的皱纹里绽放. 我的眼前依稀又看到那个穿着新衣服的孩子,蹦蹦跳 ...
-
庆馀年丨赵自力:添香
我家有个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岁钱,而是他们喜欢的书. 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一大早,在孩子们的"新年好"的稚嫩声中,长辈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书籍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在书 ...
-
庆馀年丨张丽娟:正月初三,回娘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客厅里,儿子和小伙伴欢快的童谣伴着笑声传入了我的耳朵,开心的孩子们期盼着新年的美食.长者的红包,还有美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家乡的“熬年”
在我的家乡笃马河下游一带,人们把除夕守岁叫"熬年".这一传统的地方年俗,由来已久,很有特色. 大年三十上午,家族中辈份最高的年长者便把又珍藏了一年的祖谱拿出来,郑重地悬挂于中堂.然 ...
-
庆馀年丨张桂婷:年味升级,亲情愈浓
临近春节,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 大街上卖春联的.卖年画和灯笼的多了起来,街道道路两侧树干上,悬挂着密集的串灯.网灯.流星灯,各式造型的花灯格外引人注目,扮靓了城市街道,到处弥漫着年的气息,节日的气 ...
-
庆馀年丨石绍辉:打灯笼
小时候,天天盼过年,过年可以吃肉,吃白米.白面,吃点心.水果,穿新衣,放鞭炮,打灯笼-- 尤其是进了腊月,一天天地掰着手指头数,恨不得明天就过年. 嘴馋那是肯定的,至于放鞭炮我并不怎么感兴趣,对成帮结 ...
-
庆馀年丨迟磊: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过年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农村长大的,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时代,过年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到了上学的年龄就随父母到县城读书了,但是每到放了寒假,就早早地盼着他们把我送回老家去,一来是和一起长大的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口误
拜年是家乡农村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 去年春节正月初一清晨,我和"亲门近枝"同一家族的一干人,也和村里其他晚辈一样,出了这家进那家,给庄乡院中长辈叩头请安.我们每到一家,一进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