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艺术

(0)

相关推荐

  • 百余套陶俑演绎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史

    音乐舞蹈陶俑展品一 本网记者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郝璟华)4月2日至11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作品展览巡展的首站(西安站)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从 ...

  • 卫 凌 | 山西运城侯村出土的汉代百戏楼图像学解读

    卫 凌 运城学院音乐系教授,研究方向:河东音乐文化.中国古代音乐史. 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总称,秦汉时已经出现.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写道:"汉代的百戏,内容相当 ...

  • 汉代许阿瞿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有多嗨?

    本 文 约 2020 字 阅 读 需 要 7 min 在今天,如果断网断电,我们还有什么好玩儿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汉代的娱乐活动--百戏. 这要从汉代一位叫许阿瞿小朋友说起. 阿瞿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就 ...

  • 先秦时期绘画赏析

    这是一九四九年由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文物,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 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 画风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挫曲折富于节奏的起伏变化,用黑白组合,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 ...

  • 古代杂技

    在中国古代器物中,常常可以看到杂技的生动形象,画家们也喜欢把杂技演出作为绘画的重要内容. 这些保存下来的艺术珍品,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杂技情况,同时也说明了杂技艺术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

  • 耿朔评《汉代墓葬艺术》|他山之石的提问

    <汉代墓葬艺术> 谢阁兰.奥古斯都·吉尔贝·德·瓦赞.让·拉尔蒂格著 秦臻.李海艳译 文物出版社 2020年10月出版 341页,136.00元 ━━━━ 文︱耿  朔 我在两三年前就知道 ...

  • 汉文化精髓,馆藏汉代印章艺术品鉴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其影响深远,经久不衰,至今依然是篆刻家们所追摹的典范.汉官印分铸印.凿印两种,一般文官多用铸印,军中在急需时的"急就章"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则采 ...

  • 何驽: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的真正典范——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图录

    摘要:2020 年 6 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实为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难得的研究图录佳作.对这部优秀的研究图录进行介绍与评论,既有助于文物展览策展 ...

  • 重新认识碑铭石刻间的古中国 ——《汉代墓葬艺术》于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汇报>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第八版 重新认识碑铭石刻间的古中国  --<汉代墓葬艺术>于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霍 巍 - 汉代考古和汉代艺术,是中国形成统一的多 ...

  • 汉代画像艺术中反向图像的研究

    图一西王母及其侍从 汉代画像以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等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方式多种多样,整体构筑着人们对汉代社会思想的立体认识.以往仅局限于解释图像地域特征.时代变化.制 ...

  • 新年首推|谢阁兰《汉代墓葬艺术》首版中译

    早期中国的汉代墓葬艺术研究 汉代考古和汉代艺术,是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后,第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高峰时期的遗存.这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代墓葬,也是后来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文化内涵 ...

  • 何驽: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的真正典范

    摘要:2020 年 6 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实为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难得的研究图录佳作.对这部优秀的研究图录进行介绍与评论,既有助于文物展览策展 ...

  • 隶书在汉代艺术史中的地位

    文/刘成纪 隶书是汉代最通用的标准文字,但我们未必能够据此得出结论,说这种字体也是汉代书法艺术的主体.早期封建王朝的"书同文"以及由此形成的书写制度,往往与书法艺术史具有一体的意义 ...

  • 【文物鉴赏】宋康年 | 试探汉代文字瓦当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成

     (文物鉴赏)   试探汉代文字瓦当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成 中国考古学会员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副研究员 宋康年   瓦当,俗称瓦头,是指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是古建筑瓦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