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临摹:满白如何不板滞?呼应的手法有几种?
相关推荐
-
印章技法讲座|印章章法分类(十八)
从印文分之印文大小法 印文大小法的章法布局,是指入印文字占地面积大小而说.一般来说,在同一方印章中,为了能达到平衡.匀称.对应的效果,入印文字的大小.方圆.粗细都相差无几:而印文大小法的印章就不同了, ...
-
印章技法讲座 | 印章章法分类(四)
从虚实分之虚角法 在以方形为主的印章中,虚角法形式的印章非常多见.在秦汉古玺.封泥瓦当中屡见不鲜,明清各派,尤其是近代印人齐白石.吴昌硕.邓散木.丁敬等,也采用虚角法刻就了大量印作.所谓虚角,就是说印 ...
-
印章技法讲座|印章章法分类(二十一)
从点画分之点画对称法 人类认识自然最重要的感觉之一便是对称.我们所看到的动物.植物.房屋以及世界万物,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皆具有对称的特征.在数学.物理.建筑.音乐.摄影.美术等各个领域里,也都运用.涉 ...
-
容轩读印——魏晋南北朝官印
武卫次飞武贲将印 晋官印,铜印瓦钮.纵24 毫米, 横24 毫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晋书·职官志>载,屯骑等五校尉之下有二卫,左卫熊渠武贲,右卫次飞武贲.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印中多为四字印, ...
-
五字汉印以章结尾的分布章法
第一方:牙门将印章 第二方:中部护军章 第三方:平东将军章 第四方:偏将军印章 四方将印基本都是规则的字体,显得很有威严感的,放在一起对比的话,将字都各有特色,章字却神奇的一致,基本上都以字体的上半部 ...
-
古玺临摹:别想了,古玺其实也有规规矩矩的满白
临过汉印的朋友都知道,汉印发展到东汉以后,出现了满白样式的汉印,所谓的"满白",就是白文笔画刻到足够粗或者足够盘叠以占满印面,使红色仅留一线,猛然一看,几乎整方印的钤盖效果满满都是 ...
-
古玺临摹:如何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地域归属
我们临摹古玺已经接近50方,本文发布我们古玺作业的第47-50方.在临摹古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国别,本文同时也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作业 古玺作业的第47方,是这方三晋小玺&quo ...
-
古玺临摹:朱文古玺章法设计的两种常规方法
临摹是为了最终的创作,所以我们要总结所临摹玺印的章法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未来的创作,本文结合古玺临摹作业的第44方,讨论一下四字古玺创作中章法的两种常规方法. 我们古玺临摹作业的第44方,是这方&quo ...
-
古玺临摹:掌握古玺的“参差错落”,也可以从“疏密”着手
古玺临摹的难点之一在章法,因为它不像秦汉印那样,以平整规矩.等分印面为章法基础,我们总说古玺的章法以"参差错落"四字为原则,但究竟如何参差,如何错落?这才是真正的的问题所在,我们的 ...
-
篆刻入门:古玺临摹的注意事项|印章|篆刻|玺印|古玺|篆书|缪篆
之前曾为初学篆刻的朋友们列了一方学习进程表,其中小版本的作业量是500方临摹,其中又明细分为: 汉印220方,古玺印50方,秦印50方,明清名家印180方,其中,汉印的220方作业已经发布完毕,从本篇 ...
-
古玺临摹:古玺的章法是古匠人主动追求的结果
我们分析古玺之美,常常从章法入手,于是就有了两种意见:1.古人有朴素的审美追求,这种美会体现在古玺的章法表现中:2.古匠人在镌刻古玺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古玺中呈现出来的章法之美,是古人无意之中表现 ...
-
古玺临摹:乱象中的秩序和一方玺印的视觉重点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古玺印式的作品常常会觉得一片混乱,这并是古玺印式的作品章法没有秩序,而是因为古玺印印文的篆法与后世正统秦系篆书的差别较大,这种混乱的感觉大多来源于因篆书字法带来的隔膜,实质上,成功 ...
-
古玺临摹:方与圆,虚与实,疏与密
古玺临摹阶段,我们需要接触篆刻最重要的几组概念:方与圆.虚与实.疏与密.显然,这几组概念都是矛盾概念,也就是说,利用几组概念来创造审美,都是在印面创造冲突.对比以形成审美,这是篆刻创造审美的基础手段. ...
-
古玺临摹:残破对于一方印会造成什么影响?
临摹古玺印,我们很难断定这方玺印中的某处残破形成于刻制之前还是刻制之后,但残破造成的审美影响却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形成了"岁月感". 一块石头,一块金属,在经历了岁月之后,或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