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郡西晋简牍:简牍书写的尽头

(0)

相关推荐

  • 汉代隶书演变

    古隶(不成熟) 从现在可见的西汉早期的简牍可看出古隶的面貌,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的<遣策>.3号墓的<遣策>帛书:湖北江陵凤凰山.湖北张家山.光化县:山东临沂银雀山<孙膑 ...

  • [转载]临简牍帛书(二)

    原文地址:临简牍帛书(二) 原文作者:怡和居士 马王堆三号汉墓简<合阴阳>的书艺特点 这批简的简幅较宽,书写时便于发挥书法技艺.同时,抄手书法造诣也比较高. X 从笔画上看,书者颇能随心所 ...

  • 【大愚书论】变稿为章,由简牍书写而产生的章草

    章草 今草 严格来说,章草与今草是两种不同的形态系统,因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都不相同,章草产生于简牍的快速书写,如崔瑗在<草书势>中所说,"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 ...

  • 这些简牍真美!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片写的叫"版牍".它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载体.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 ...

  • 简牍书法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片写的叫"版牍".它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载体.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 ...

  • 三国时代的走马楼简牍

    长沙走马楼简牍出土量十余万枚,其中三国吴简为大宗,约八万枚之巨.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和封检等. 当代金石学者张永强先生从众多吴简中遴选出一百六十四件代表最高水平的吴简,辑成<长沙走 ...

  • 三国时代的墨迹:走马楼简牍(高清资料)

    长沙走马楼简牍出土量十余万枚,其中三国吴简为大宗,约八万枚之巨.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和封检等. 当代金石学者张永强先生从众多吴简中遴选出一百六十四件代表最高水平的吴简,辑成<长沙走 ...

  • 简牍书法,汉字艺术之大美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片写的叫"版牍".它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载体.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 ...

  • 杨博 | 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与儒家“六艺”典籍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 作者:杨博 原责任编辑:王立霞 作者简介 杨博,男,汉族,1986年7月生.籍贯河北衡水.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2015年至2 ...

  • 楼兰简牍残纸,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曹魏˙楼兰木简书法 魏晋˙楼兰木简 魏晋˙楼兰木简(局部) 魏晋˙楼兰木简(局部) 魏晋˙楼兰木简 魏晋˙楼兰木简.牍 魏晋˙楼兰木简(局部) 魏晋˙楼兰木简 魏晋˙楼兰木简 魏晋˙楼兰木简 西晋˙楼 ...

  • 东汉草书简牍《永元器物簿》

    东汉草书简牍<永元器物簿>,东汉永元五年(93)六月至永元七年(95)六月,纵25.0厘米:横91.0厘米.1930年发现于汉张掖郡肩水都尉府治下广地候官遗址,计77枚木简编绳系为一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