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之厥阴】8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一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因为病在阳,六天足尽,到第七天的中午,事实是足六天,就是巳时到未时,中午的时候解掉. 所以开给病人处方的时候,如果是太阳病,晚上九点吃药下去,十点的时候, ...
-
倪海厦栀子豉汤
梔子,这药专门能去上焦的热,上焦就是讲肺.心,栀子去上焦的热和石膏不同,石膏去的是实热,子去的是虚热,实热和虚热病人都会感觉烦躁,但是虚热的人舌苔是淡黄,实热的舌苔黄而且干燥,还有看脉的力量如果是比较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七四)——阳溪穴
阳溪穴是最好找的,手掌用力张开,在手背横纹这个地方有两条筋,用力的时候,拇指和食指用力伸开,这里就行成了一个凹洞,这个凹洞就是阳溪穴,见下图: 阳溪穴的五俞穴是属"经"属性属&qu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二)
倪师:白虎汤除了是寒凉的药以外,白虎汤是阳药,(看着刘力红)攻坚的可以用的,对不对. 刘力红:后面压应该是第几椎? 倪师:哦,第三椎.对,(凤华转过身)背面. 倪师:你坐在这边来,我们两个换个位置,我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二)
黄婧汶: 女 22岁,病证:SLE,红斑狼疮 倪师:简单地讲一下就好了.什么时候开始,最初开始的时候. 黄婧汶:简单的讲,最初开始两三个月前吧,三个月前就出现手关节痛,感觉一点力气都没有,当时还以为是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六一
6月16日 六一:「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如果人得到伤寒,这病人已经六七天没大便了,气色已经黑了,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的统一】3
<伤寒 左手<伤寒论>,右手儒释道,<伤寒论>是一个方法系统,因为过去在先秦汉代的作学问的人都是"作的多说的少",孔夫子说:"敏于行,而讷于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概述】4
六经辨证概述 上一节<伤寒论>[延伸阅读郭生白的说白<伤寒论>]倪师讲到"六经辨症"的问题也讲到少阳的问题,而关于什么叫作六经,很多朋友虽然都听过,但一直不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之太阳病】5
六经辨证之太阳病 刚才讲要读<伤寒>,梁冬同学想重新补一下课,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六经辨证",六经是什么?跟身体上经络也是一个经,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倪师说这&quo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之阳明或少阳】6
六经辨证之阳明或少阳 人体具备的防御系统第二层,就是刚讨论过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进入阳明,一种是进入少阳.如果进入阳明的话,会引起肠胃不适,甚至会便秘,有的人会下痢,有的人胃口没有,有的人拉肚子.所以 ...
-
【《伤寒论》六病辨证-太阳病】1
一.六经辨证-太阳病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 凡外感风寒之邪,自表而入.每先入犯太阳,故太阳病对出现于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即太阳病以"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为提纲 ...
-
【《伤寒论》六病辨证-阳明病】2
二.六经辨证-阳明病 阳明病在外感病的过程中,每多出现于阳亢热盛的极期阶段. 阳明病的发生可由它经传来,亦有从本经自发为病. 阳明病属于里热实证,以"胃家实"为提纲. 其典型脉证是 ...
-
【《伤寒论》六病辨证-少阳病】3
三.六经辨证-少阳病 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的证候. 少阳病的发生可山它经传来,也可由本经自受发病. 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 其主要脉证并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
-
【《伤寒论》六病辨证提纲 辨证运用】精
六病辨证提纲 辨证运用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这14个字就是"太阳病"提纲,即"表阳证".记住"太阳病&q ...
-
【六经六病辨证】
定义: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 简介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