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之阳明或少阳】6

(0)

相关推荐

  • 关于《伤寒论》中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理解及应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于<伤寒论>第147条条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八)

    如果是脉象微弱而怕冷的,也就是说脉很小又恶寒,这是表里阳气皆虚,阴阳俱虚,这个时候不要再发汗,这个阴阳俱虚有可能是误用汗法.吐法.下法所导致的,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了.如果面部反 ...

  • 《伤寒论》少阳病篇总结,干货

    一.少阳病提纲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二.少阳病本证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三.少阳8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 ...

  • 阳明病与少阳病*

    ​2.阳明主阳门之合,乃阳之大者,热易聚之,热聚生燥,故曰: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治阳明病,治燥热也.阳明者,胃肠也,然言大肠则肺已赅于内,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也.燥伤于肺,肺液为之枯涸,燥热立起,此即阳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的统一】3

    <伤寒 左手<伤寒论>,右手儒释道,<伤寒论>是一个方法系统,因为过去在先秦汉代的作学问的人都是"作的多说的少",孔夫子说:"敏于行,而讷于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概述】4

    六经辨证概述 上一节<伤寒论>[延伸阅读郭生白的说白<伤寒论>]倪师讲到"六经辨症"的问题也讲到少阳的问题,而关于什么叫作六经,很多朋友虽然都听过,但一直不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之太阳病】5

    六经辨证之太阳病 刚才讲要读<伤寒>,梁冬同学想重新补一下课,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六经辨证",六经是什么?跟身体上经络也是一个经,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倪师说这&quo ...

  • 【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之厥阴】8

    六经辨证之厥阴 少阴之后就是厥阴,再深一步到了厥阴,此时寒热就分明了.正常健康人一般常年感觉到头.面.身体是冷的,手脚是热的:但是进入厥阴的时候,会感觉到上热下冷.正常人是上面是寒的,下面是热的,而不 ...

  • 【《伤寒论》六病辨证-太阳病】1

    一.六经辨证-太阳病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 凡外感风寒之邪,自表而入.每先入犯太阳,故太阳病对出现于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即太阳病以"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为提纲 ...

  • 【《伤寒论》六病辨证-阳明病】2

    二.六经辨证-阳明病 阳明病在外感病的过程中,每多出现于阳亢热盛的极期阶段. 阳明病的发生可由它经传来,亦有从本经自发为病. 阳明病属于里热实证,以"胃家实"为提纲. 其典型脉证是 ...

  • 【《伤寒论》六病辨证-少阳病】3

    三.六经辨证-少阳病 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的证候. 少阳病的发生可山它经传来,也可由本经自受发病. 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 其主要脉证并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

  • 【《伤寒论》六病辨证提纲 辨证运用】精

    六病辨证提纲 辨证运用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这14个字就是"太阳病"提纲,即"表阳证".记住"太阳病&q ...

  • 【六经六病辨证】

    定义: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 简介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