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理想生活:最大的小小农场The Biggest Little Farm 2024-08-07 02:26:51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很多中国人都会很熟悉这首海子的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尤其是生活在钢铁森林中的现代人来说,,喂马,劈柴,面朝大海,简直就是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无限向往。 有那么两个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就把这种存在于诗歌中的理想生活过成了现实中活生生的日子,十年时间,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还把这四千多天的日日夜夜拍成了一部纪录片,分享给全世界渴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们,这部电影就是《最大的小小农场 The Biggest Little Farm》。 这两个美国人,一个叫约翰,一个叫茉莉,按照通常的标准,都是在大LA混得风生水起的成功人物,尤其是John Chester,作为拿下艾美奖的导演,自然不是寻常人士。推动他俩放下好莱坞灯红酒绿的生活,跑到一片荒地上当农民的这一切自然有他们内心那一股子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心思,而真正点燃导火索的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家的狗子一个可以自由奔跑的空间(真实发生的人不如狗啊……) 一个不想当导演的农民不是一个好老公,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John的。夫妻两个最初选中的土地由于盐碱化和过度开发已经变得死气沉沉,看上去距离最终荒漠化的日子屈指可数。在好友兼生态农业学家艾伦·约克(Alan York)的帮助下,两个人真的是白手起家,一向只是举着摄影机,捧着电脑工作的都市白领开始除草,锄地,开荒,播种,如何扎篱笆,如何给猪接生,如何进行生物防虫和制作农家肥,以及如何对付令人讨厌的野狼……十年功夫,两百英亩,无人问津的荒地变得山青水绿,生机盎然。触目所及之处,鲜花盛开,硕果累累,阡陌交错,鸡犬相闻,那一股子旺盛的生命力扑面而来,震人心魄。最让人佩服的是约翰和茉莉不仅仅是做了一间农场那么简单。 而那种通常所见,整齐划一的高产农场不一样,这是一间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有机农场。乍一眼望过去,似乎有点乱糟糟的,殊不知这正是这家农场最大的特点---Diversity(生物多样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先将农场原来的所有杂草去除干净,烧过之后的草木灰可以作为底肥。然后又利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生物堆肥,依靠发酵逐步增加土壤的肥力,值得信赖的是大自然的力量而不是大量使用化肥,虽然那样会简单很多,但是也正是由于之前毫无节制的滥用化肥农药,才毁了这片原本富饶的土地。 接下来,根据生态农业的要求,划分不同的区域,分门别类种上各种各样的作物,包括桃树、杏树、柑橘树、草莓等。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为了追求产量只种植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这样的好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大自然最初的样子就是如此,人们只是把它复原了而已。有了植物,当然还得有动物。他们购买了各种动物的幼崽,包括鸡、鸭、牛、羊、鱼等,甚至连能够松土的蚯蚓和种猪也被逐一引入。特别是那头硕大肥壮的母猪,简直就是本片当之无愧的C位主角,当然还包括它著名的男朋友公鸡油头,看到这里的时候简直笑得不行。 引入这些动物的首要目的可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他们的便便,那可是上好的农家肥呀。粪便收集进堆肥中,而后又让蠕动的蚯蚓在里面注入各种微生物。当一切发酵完毕,每当浇水时,这些肥料就会被添加到灌溉系统中,然后把它们喷洒到整个农场。那么接下来农作物的长势如何,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切步入正轨之后,草长莺飞,枝繁叶茂,那么一些不那么受欢迎的不速之客也就不请自来了。除了猎枪,篱笆,电网之外,面对外来生物的不断侵袭时,约翰和茉莉又用雪鸮对付地鼠,用鸭子对付蜗牛,用牧羊犬对付郊狼,以此维持农场生态系统的平衡感和多样性,同时最大可能的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年的耕耘,约翰·切斯特和莫莉在这个小小的农场里种植了上万棵果树,超过200种作物,同时还饲养了850多种动物,尤其是考虑到农场的面积,这些数字无疑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DIVERSITY.那么,这个农场好是好,能够养活自己吗?事实证明,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农场特殊的经营模式吸引了60多名员工的加入,而每当农场收获之时,由于产品本身的有机属性和卓越品质,在当地的农贸市场上供不应求,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所有的经济收益又可以投入到进一步的深耕细作中,从而形成了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生态农场的抗风险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当同一区域的其他农场因为雨水和风暴产生大面积土壤流失而陷入经营危机之时,约翰和茉莉管理的小农场却由于其科学的设计和良性的运营,成功避开了潜在的风险,成为当地一道亮眼的风景。如果这些变化只是停留在当地,那么可能影响力也就不过如此。别忘了John之前可是一名曾经拿下艾美奖的业内高手。用他自己的原话来说,原本只是出于习惯进行拍摄,顺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手头的素材越来越多,他们对于如何运营一家生态农场来改变生活以及世界越来越有心得之后,他们决定把自己的一切经历拍成纪录片。 所以大家会在片中看到微距摄像机拍摄的蜂巢,飞虫,红外线镜头下的雪號,郊狼等等,当然更多的还是类似街坊邻居讲故事一般的拍摄风格,信手拈来,不造作,不扭捏,有欢笑,有悲伤,平平淡淡的每一格画面中都可以感觉到夫妻两人对于农场周遭一切的热爱,那是他们源自内心的力量。 特别赞同的是约翰对于本片主题的阐述。“大多数自然类纪录片都是基于恐惧的,人类是贪婪的,受害者永远是地球,观众看完只会感到沮丧和绝望。但我想要展现却是一段治愈的经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爱的东西死去。”此言极是。 赞 (0) 相关推荐 豆瓣9.1,年度最可爱纪录片,拍出了你向往的生活 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今有李子柒隐居山林,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大的压力,田园生活成了许多人向往的生活. 在美国,有人花费10年把这种生活拍成了 ... 金秋是南瓜的颜色,伦敦秋季的南瓜活动 秋风徐徐,英国的秋天早就开始了.树叶变黄南瓜也变得金黄金黄,在英国的这个季节许多家庭都喜欢一起到南瓜田挑南瓜,孩子们也会用南瓜制作雕刻,为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做准备.那么在伦敦周边又有什么关于南瓜的活动呢 ... 澳大利亚一个神奇的农场:从教育、露营、建筑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型“生态圈”Zaytuna Farm 前言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有这样一个农场:它有私人住宅,它有鸡.鸭.鱼.牛等家禽,它有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它有教育演讲大厅,它有露营基地,它有公共厨房等等,在27公顷的土地上,各种功能分区几乎 ... 「我家有个开心农场」全球影展热泪盛赞,见证疯狂夫妻的农场大作战! 回复"教程",下载火箭炉图纸 历时十年追踪,见证疯狂夫妻的农场大作战!本纪录片跟随两位疯狂的梦想家和他们的爱狗塔德,远赴乡间打造出与自然和谐共存,物种多样的开心农场. 再见城市,我 ... 雅思口语| Part1新题: Farming 农业 to take up farming 从事农业 a farm worker/labourer /ˈleɪbərər/ 农场工人 organically farmed produce /ˈprɒdj ... 银幕上的将军 生活中却是痴情男人 与影后妻子恩爱65年不离不弃 放眼现在的娱乐圈,三天两头我们都会看到"某某某又离婚了"的消息. 闪婚闪离,这在当下的娱乐圈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可能很多人觉得"想结就结想离就离很有个性" ... 世界上最小的城镇:死宅的理想生活,衣食住行全在一幢大楼 前段时间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最土豪的城镇.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趣说历史之最 | 第三期 | 世界上最土豪的小镇:遛狗都开飞机 那一个壕气啊,扑面而来.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 一个最小的城镇. 对 ... 80年代著名演员庞敏:银幕上的“女特务”,生活中的贤惠妻子 庞敏 上世纪80年代,庞敏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女星,主演了<小字辈><雾都茫茫><海神><诱捕之后><拂晓的爆炸><何处不风流>等众 ... 《喜盈门》主演温玉娟:银幕上的“第一贤媳”,生活中的好妈妈 温玉娟 上世纪80年代,温玉娟因主演农村喜剧影片<喜盈门>中的二儿媳"薛水莲",而红遍大江南北,她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贤媳". 除了<喜盈门& ... 分手一年后她过上了理想的生活,这才是失恋最大的意义 分手一年后她过上了理想的生活,这才是失恋最大的意义 为院子买一楼老破旧,花8.8万改造后,过上了理想中的城市慢生活 在喧嚣的城市呆久了,看腻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后,可能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家的房子有一个小庭院,养花种草陶冶情操,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吧? 一对80后浙江小夫妻就是如此,为了得到一个院子,买下一套一楼的老破旧房子. ... 回三线小城工作的年轻人:我过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一条11小时前 关注 是去还是留 年轻人在台州做田野调查 2020年,离开北京的人当中, 有17.2%去到三四五线城市. 离开北上广的人后悔了吗? 在浙江台州, 有一群年轻人, 退出了大城市的激烈竞争 ... 党国清:校园生活应该是我的理想生活 万文娱乐:hello,清清,好久不见.应该从2019年之后很少看你参加活动了. 党国清:对,2019年担任了中国校园歌手大赛的评委后就休息了一段时间. 万文娱乐:有网友留言说在北京的商场看到过 ... 银幕上我军66张精彩女兵图片欣赏,一个比一个美丽! <赵一曼>(1950年版)石联星饰抗联英雄赵一曼 <刘胡兰>(1950年版)胡宗温饰女民兵刘胡兰 <刘胡兰>(1950年版)胡宗温饰女民兵刘胡兰 <新儿女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