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0)

相关推荐

  • 飞花令丨第三期:雪

    " 雪--提到雪你会想到什么呢?是漫天飞舞的片片温柔雪花?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场景?圣洁.冰凉.干净.美好......我们总是会将雪与这些词联系起来.那么古代浪漫的诗人笔下的雪是什么样 ...

  • 《作家新视野》ll诗歌先锋·大雪特刊(一)ll总第827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庚子(鼠)年大雪 [推荐语]"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伴随着近日气温的持续走低,我们迎来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有趣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使得各地在大 ...

  • 雪,落下一片欢喜

    冬天,寒冷的天气让人瑟缩不已,黯淡的世界好似没有生机,没有趣味,更让人觉得时光难捱.冬天,也许是最不讨人喜欢的季节,怎么也令人亲近不起来.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雪花的出现. 雪,天地间最美的精灵,来自于 ...

  • 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第209期临屏诗合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 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编辑部 主    编: 江洪彦 副 主 编: 冬  梅  鸿运当头 编    辑: 原上草  颜如玉  冯东海 本期临屏诗题 ...

  • 描写大雪的诗句85句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节气,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许多的文化,那么有哪些描写大雪的诗句呢?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

  • 大雪:无雪逢梅

    无雪逢梅 作者 绿衣 今日大雪,照例无雪. 只有一阵又一阵的风从树梢吹过, 染了远方雪的冷冽. 只有一枝又一枝蜡梅在风中开放 少了相约相依的飞雪. 然而我却想念一场初雪的相逢. 雪,水之精灵, 踩着尚 ...

  • 《文采翩翩》诗歌原创|大雪同题诗

    大  雪  同  题 诗 1.大雪 文/骑马的骆驼 她从日本回来的时候 也带来了日本的大雪 整日整夜 她都呆呆地抱着女儿的遗照 一遍一遍地说: 你怎么那么傻,替人家挡刀 人家不但不感激你 还说你活该短 ...

  • UC头条:大雪诗意浓|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12月7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 ...

  • 敬一丹 | 大雪: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 朗诵:敬一丹 大 雪 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 大雪为十一月节,天大寒才有落地盈尺不可止的好雪--思念那一夜翻江倒海般的狂风,漫天雪鬃呼啸.待早上一睁眼,冰封的窗户就亮得耀目.使劲推开 ...

  • 十首大雪诗词: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雪纷飞时,古人或围炉夜话, 或赏雪赋诗,十分风雅. 今天,小编分享十首大雪诗词, 我们一起在诗词中, 体会大雪时,诗人的所思所想.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

  • 大雪诗意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2月7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 ...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的雪,在黑的夜里零落,在眨眼的星子间飞舞--  正 文 夜雪 唐 ·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yǐ yà qīn zhěn lěng , fù jiàn ch ...

  • 廿四节气 | 大雪:夜深知雪重

    白雪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保 暖 勿 贪 热 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勿发蛰藏,顺天之道. --<遵生八笺> 大雪已至仲冬,寒气方盛,保暖御寒自然是第一位的. ...

  • 养生锦囊丨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寒气卷来浸晓昏,薄霜细霰路难奔. 节逢大雪无飞絮,时到冬眠有酒樽. 红叶失颜杨柳静,青山拾趣腊梅魂. 品茶闲读春秋事,谢客寻诗早闭门. --<大雪> 中文名:大雪 外文名: Heavy S ...

  • 诗人白居易逢《夜雪》,感怀苦吟而长叹: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今年的雪几乎不可见,而今年的冬天似乎分外漫长,就像一条延长线被无限拉伸,没有止境,没有边界.从去年到今年,每个人的心头都像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有些喘不过气来.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除了担心忧虑, ...

  • 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文 / 乔帮主    乐 /  古风 乔叔叔缓缓说 小朋友们,各位粑粑麻麻们,从今天开始,乔叔叔又要给你们讲唐诗的故事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乔叔叔希望你们能在古诗里感受到诗意语文的魅力,理解古诗的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