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学中医的人,从来不用死记硬背 “ 药性 ”!

(0)

相关推荐

  • 系列方1591

    女子百病一杯除:护凤散 陈皮30克.当归30克.生地50克.芍药50克.川穹50克.茯苓50克.小茄香60克.白术60克.香附120克.山椹120克.大黄120克.肉桂120克.白芒60克. 治:胸闷 ...

  • 中药的行走方式对药效影响

    中药像人一样,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 到底它的行走方式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不同的行走方式,让 ...

  • 朱良春:治痼疾验方五则—用虫类药是关键

    作者:黄瑞彬 导读: 朱良春主任医师业医五十载,学验俱丰.他治学善于博采诸家,融会中西,临证治疗痼疾,擅用丸散,精选虫类药,每获卓效.现举其验方治验五则,笔者尾以管见,以飨同道. 一.健脑散治疗脑震荡 ...

  • 知道中药的“行走步调”,就明白了中药效果!【值得收藏】

    中药很独特,就像人一样,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效果,光知道一个药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行走步调".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 ...

  • 中医学习精华,药性从来不用死记硬背!收藏学习!!!

    传统的中医学,并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诀窍的,掌握了这个诀窍,也就掌握了认识中药的钥匙,任何药到了我们手里,都能记得又快又准,运用自如.   药物的行走 认识中药,光知道它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 ...

  • 善学中医者,药性从来不用死记硬背!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传统的中医学,并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诀窍的,掌握了这个诀窍,也就掌握了认识中药的钥匙,任何药到了我们手里,都能记得又快又准,运用自如.   药物的行走 认识中药,光知 ...

  • 善学中医者,药性从来不用死记硬背!【一点资讯】

    新型肺炎的疫情肆虐,让很多朋友认识到学习中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学中医,但面对那么多的中药知识,难免有些无从下手. 其实,传统的中医学,并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诀窍的,掌握了这个诀窍,也就 ...

  • 一个中医学子的国医情缘心路!(每一位学中医的人都看完)

    又是一年春节,和往年假期一样,坐在家里的小方桌前,为乡亲们查舌观色审脉,沉思挥笔,布药成方,教会他们饮食宜忌,起居锻炼有节,养神静心.自己享受着这种状态,看着乡亲们病痛解除的高兴劲,一种极大的成就感油 ...

  • 说起黄芪,中医人士或学中医的人,恐怕没有...

    说起黄芪,中医人士或学中医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的.甘温补中,益气托表,一言以蔽之曰:补气.君不见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十全大补丸,哪一个不是以黄芪为君,诸书名贤哪一个不解释为补气.我习医 ...

  • 65.升阳益胃汤治阴道炎,一个学中医的人...

    65.升阳益胃汤治阴道炎,一个学中医的人,一定要用中医的思维去看病,如果你失掉了中医的思维,那就像邯郸学步一样,最后不知道怎么走路.这个道理很多人懂,但这个误区很多中医人都犯. 比如,西医检查发现是某 ...

  • 为什么说学中医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上善若水厚德載醫"的感慨: [中医人的幸福指数非常高]学习中医后,慢慢地就会热爱上中医,这是一种福至心灵的感悟.抓住这种感悟,进而深入中医 ...

  • 我“害怕”学中医的人

    早年,台湾奥美广告公司曾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5周年庆活动创作一篇文案:<我害怕阅读的人>. 这篇文案让许多人自惭形秽,巧妙地勾起了人们的阅读欲望,至今仍为人称道.每次读来,都有每次的惶恐. ...

  • 常德太阳山老中医:不是中医不行,而是学中医的人不行。

    现在看病难,看病贵,一点小病都是成千上百,稍微有点名气的中医挂号费就是几百,有的上千,贵点无所胃,但医术却不尽人意,这些所胃的专家,教授,对得起你们的挂号费吗,病人的病还没看就花了几百块钱的挂号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