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两个事。

0
谈谈心。我在想,自己为何写这个号。起初,是减压,用输出思考平复劳作和琐事后的倦意,缓解对未来未知的彷徨(尤其疫情初期),从而获得睡眠前的踏实和幸福。更多是私人写作。后来,有意识关注点击量,关注留言反馈。看读者喜欢时政,就做一些梳理解读。这属公共写作了。是件耗神且有压力的事。这部分违背了我减压的初衷,又怕自己会为追求点击量而急功近利化。最近在想,是否回归到私人写作。不少读者还是期待我能写作公共话题;我的亲人中,有的也说,看完我的解读,对一些话题理解清晰了。他们的反馈当然重要。我在想,有没有中间状态,比如,半公共写作。我说不好它的定义,摸索着看吧。谈心话题打住,现在谈两件事,值得留意。
1
2021中关村论坛。9月24日-28日在京开。之前觉得,中关村论坛是个成立于2007年、北京市层面的论坛。后来看信息说,“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全球高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才明白它的分量,今时不同往日了——国家级了。论坛组委会级别很高。详见《guo ban关于成立中关村论坛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通知》——不仅级别高、涉部门广,guoban还专门为组委会成立发通知。通知对象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北京“四个中心”之一,是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科技自立自强,是破解“卡脖子”的关键。本届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
2
上海大连成都抗疫经验。9月17-1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上海开会——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关键词:经验。会议通稿有个关键表述:深刻认识学习上海等地经验的重要现实意义。会上,介绍疫情防控经验的,是三个地方:上海、大连、成都。与会代表观摩了上海防控指挥体系和精准流调、口岸防控等情况。“上海等地经验的方向和内容”是什么?会议提到——三抓(抓早抓小抓基础),两从(从细从实做好突发疫情处置准备),四最(最早时间、最低层级、最小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等并提到“24小时”概念——充分利用疫情发现早期24小时。上海情况,因张医生等因,大家较为熟悉。大连、成都做法,同样值得关注。各地学习它们,需要实事求是,补齐短板。
3
今晚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一个朋友送了两张票,日本动漫《红猪》。带俩孩子到一剧场看。被告知,再小孩子也要票,需三张票,但很遗憾,此场的票,卖完了。工作人员很认真,数人解释,并赠送玩偶以示歉意。我表示理解。二宝太小,他不会愿意我不在场的情况下观影。我当即决定,把票送给工作人员,请他们赠给一会可能需要的。然后,买了有余票的中国主旋律《峰爆》。对二宝来说,理解起来难度有点大,他坚持看完了。《红猪》变《峰爆》,生活有时就这样。
4
晚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