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与天文观测

从古籍中记载的有关河图、洛书的传说,以及后世学者的论述来看,河图洛书身上似乎带有相当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这种神秘主义风潮由来已久,其主要由先秦的道家、阴阳五行家、天文星占家、历学方术等各家汇合而成。而作为传统文化中千古之谜的河图、洛书,其实就是一张被神秘数术化的上古星图而已。

古人相信国家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天意决定着朝代君权的更迭,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感应,上天通过一些具体的星象,向世人传达着各种信息,人们需要顺天而行。

以道家的观点来说,宇宙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在天地混沌未开之前,被称为太初或太极,古人进一步具体猜测这个起点的状态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在开天辟地之后,日月星辰才各自走上各自轨道。在满天繁星当中,以观测的角度来讲,有可作为观测标志的恒星、肉眼可见的五大行星以及日月,中国人观测天文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体系。

(一) 古人观天象建立了北斗极星、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体系。

1北极为帝星居中不动,为中心坐标。

2北斗绕北极日行一度,斗柄春指东,夏指南,秋指西,冬指北。因于此北斗星在天文历法中意义极为重大。例如干支记日起算时间的确立,就是以此为参照。也就是说其起点必须为甲子日,又恰好冬至,恰好朔旦,恰好夜半子时。当然最好日月合璧,五星连珠。

3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各星多数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两弓相合,环抱成垣。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天市即集贸市场,星名多用货物、星具,经营内容的市场命名

4四象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也叫做列宿星,是星象观测的主要参照。镇星也就是土星运行一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二十八年,古人将镇星运行轨道上每一年所过之行度称为一宿,共二十八宿,每一宿中恒星都以一个具体的形象命名,这二十八宿又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皆有一个形象的命名

东宫七宿青龙,西宫七宿白虎,南宫七宿朱雀,北宫七宿为玄武。每一象分为七舍,共二十八舍也就是二十八星宿,月亮每日过一舍。

四宫具体为:

东方青龙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斗木豸,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蝓。

(二) 其他相关概念

以上一个大概的体系建立之后,还有一些具体的而又非常重要的小概念

1天球 以地球球心为中心,且具有很大半径的假想圆球,想象中,所有天体都附着在天球上。

2天赤道 即把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展而同天球相割形成的天球大圈,叫做天赤道。

3黄道 即太阳的视运动轨道面

4经纬 行星古称为“纬”,也叫纬星。这是与恒星相对而言的,恒星相对位置不变,称为经星。纬星有五金木水火土。金星故称明星光呈银白,又称太白。木星故称岁星。水星故称辰星。火星又名荧惑隐没无常令人或。土星成镇星又名地侯。

5七曜即五星加日月

6 十二辰 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法,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部分“辰”本意指日、月的交会点。“十二辰”则为一年十二个月的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命名自西向东为 丑 子 亥 戌 酉 申 未 午 巳 辰 卯 寅。

7十二次 中国古代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次。十二次的名称依次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8分野 古人认为天上某一区域对应地上某一区域,天象变相应区域亦变。这是一种天人相应,这种对应叫作分野。

五大行星为肉眼可见,很受到星象观测的关注,五行运行周期是不同的,因此五行会聚于一起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古人猜想宇宙的起点状态时是“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因此古代占星家肯定的认为五星的会聚,天下必有改朝换代之类的大事发生。后来历史的巧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对这一观点更是深信不疑,从古书中的记载来看,秦朝五星会聚之时也正是秦朝灭亡之时,这样一来占星学在汉以后便更加泛滥起来。在古代的神秘主义学术中,有学者将儒家的道德伦理与五行学说结合到了一起,创制了一种五德更替的历史观,后来星占家接受了这种学说,把五行与五星相配属。

天人相应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和大众心理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影响巨大。人们对星星与天命之间的神秘联系,特别的关注,占星术成为了影响政治的重要手段,星占之中的“五星会聚”被认为是天命转移的征兆以及改朝换代的依据,因此“五星会聚”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星官把这种星象刻画在龟背玉版之上,这些昭示重大信息的龟背玉版很自然的也就被统治者秘藏供奉神化了。这些龟背玉版也就是河图、洛书的最初来源,同时也是河图、洛书一些神秘传说的原因,同时这也是河图、洛书没有公诸于世的主要原因。

宋代道士陈抟公布的河图、洛书,很显然已经是经过方士们改造过的图式了。由于其本身的神秘主义色彩与传说,河图、洛书出世之后,便立即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对河图、洛书的阐释也是煞费苦心。如此一来先秦的道家思想、阴阳五行说、天文星占、历法以及易学等许多内容,都与河图洛书有了交集联系。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31

    <灵台秘苑>:保存<步天歌>的功臣 此书由庾季才撰成.庾季才,是北周至隋时的著名星象家,所撰<灵台秘苑>,是隋以前仅存的星象学专著.原书据史书称有110.115.1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29

    <史记·天官书>:正史与星象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依靠个人的力量撰成的通史.它不光通在时间上的贯串古今,也通在对各种人物.事物的全面涵盖.它的通不只是面上的覆盖,而且是深入详尽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 56

    行星 前面说了古代要认识天空星宿,首先是认识恒星,即三垣二十八宿,现在来说古人对于行星的认识.中国古代只知道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由于古人缺乏先进的观测工具,只能靠眼睛目测,故他们关于五星的认 ...

  • 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二十八星宿

    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二十八星宿

  • 王东岳139.揭开“河图洛书”的神秘面纱

    从人类文明本源出发,重塑你的认知,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这是一场关乎人类命运的终极论述! 我一说到<河图洛书>,懂得<易经>或者拿<易经>算卦的人,就一定知道它是&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64

    星命术的方法和内容 星命术,正如前面所说,是星象学与算命术相结合的产物,故其方法与内容与占星术大为不同.其主要差异表现在: 占星术完全是依据星象的变化来解释和预测人事的变化,而星命术则不仅根据星象,而 ...

  • 星象易经,大道至简——“需卦精解”(一)

    有些事情,真相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得到真相的过程,却是非常的不易. 所以,民间有"泄露天机折寿"的说法,抛开迷信的成分,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殚思竭虑,耗精伤神,加班熬夜,食不甘味,这 ...

  • 无极残篇之四十 河图洛书与天文星象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前面讲过,先天八卦的推导是根据河洛数理得到的,河图洛书则出自<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quo ...

  • 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 用河图洛书表达...

    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 用河图洛书表达 金栋按:业界认为,阴阳源于<周易>卦爻符号,五行源于<尚书·洪范>.然据当代学者考证,自先秦至宋代,在中原大地上失传的河图洛书,被彝族 ...

  • 梁寿平:突破河图洛书数字化的天文测量技术原理及意义

    摘要:① 本文主要把<河图洛书>数字化表示的太阳高度点与地面阴影点,揭露它是表述天文测量技术,划分历法的重要依据.② 本文将古今研究比较特殊的思路,做了一些连串分析,将<河图洛书&g ...

  • 用天文历法解开源头文化之谜——关于河图洛书

    作者:云涛古琴 --关于河图洛书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的源头在何处? 追溯文化之源,这是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问题,严肃而沉重的问题不妨从轻松的话题谈起. 问题一:天下读书人千千万万,可是,有多少读书人知道 ...

  • 神奇的河图洛书:上古星图,宇宙魔方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经典传承| 回归传统| 唤醒良知| 正念正行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9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 ...

  • 河图洛书,无字天书的真实秘密在此!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 ...

  • 河图洛书的传说和详解

    一.河图洛书 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 ...

  • 河图洛书真伪辨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河图洛书概念的最早出处.但由于<周易>并没有附上河图洛书的图案,因此,自两汉之后,再无人识得河图洛书的真面目. ...

  • 河图洛书的精妙绝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九宫皆可追溯于此,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