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冬夜梅子红,
寅时白雪纷。
月色披雁脊,
鹧鸪晒寒冰。



相关推荐
-
定语分析:寒门、状元和活着
在日常生活中,定语寒门出自己口则是谦称,出现在别人的口中则是对你的鄙视. 这是因为寒门一词,在我们大家共同理解里,代表着贫穷.虽然,寒门最早并不是指贫寒之家,指的是势力较低的世家.但是,今天寒门的存在 ...
-
古代学子为何钟爱考取探花,只因比状元多了这个优势,谁都想要
引言:科举制度无疑是我国古人的一次伟大创新,它让老百姓第一次有了上升通道,自此之后,天下的权力不再掌握在豪门贵族的手中.根据历史的记载,在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创造性的发明出了科举考试,随后历朝历代也在 ...
-
684分被清华录取,只想让收破烂的父亲早点回家的状元,如今怎样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状元,但是一般来说富贵人家由于家境较好,学生发展更好的可能性更大.不是寒门不再能出贵子,只是富门更易出骄才,之前就有一个言论在不经意间蔓延开来,很多人都受到这个言论所困扰,那就是 ...
-
谈《状元之死》:一场被过度包装的死亡
让过小年的人们,突然沉浸在一篇<状元之死>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里,这是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的能耐,但同样是一场矫揉造作的低级趣味.无辨别能力的人,被公号刻意营造的家庭.理想.阶层.社会的浮躁戳得 ...
-
讨伐《寒门状元之死》,不如划清媒体底线
如果把食物当药物卖,肯定违法,但如果把小说当真事卖,收获的可能是10万+. 今天引发众怒的爆款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就是如此. 从赞到踩,从顶峰到山谷,此文只用了半天的时间. 被众 ...
-
科举有个伟大的规定:两个考生成绩相近时,以寒门学子为先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科举有个伟大的规定:两个考生成绩相近时,以寒门学子为先 ----下面是文字版---- 现在的高考有一个很不公平的现象,就是城乡不公,正如有人说的:乡下的孩子每天吃着最没营养的饭,享受 ...
-
宋朝的榜下捉婿:只要考得好,寒门子弟也能迎娶“白富美”!
除去惨不忍睹的对外战争,宋朝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天堂,宋太祖遗训"不杀士大夫",再加上魏晋南北朝以来门第观念的淡化,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便 ...
-
伦文叙:寒门出身的文状元,一代鬼才,至今被佛山人津津乐道
自隋.唐开科举取士以来,直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长达1300年.历朝历代共产生了652位文状元,他们大多借此走上仕途,步入朝廷,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其中,广东省共出现过9位文状元,有5位来自佛山, ...
-
宋代一位寒门状元,写出了两副对联,个个寓意深远,流传千年!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高中状元,被朝廷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此后,他一再被提拔,并数度出任宰相,晚年辞官归养洛阳,后被 ...
-
谁来管管《一个寒门状元之死》的恶
今早,<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在朋友圈刷屏,让我想起了2016年2月讲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的虚假帖文<有点想分手...>瞬时引爆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虚构事 ...
-
宋代的一个寒门状元,写出了两副对联,个个寓意深远流传千年!
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如果今天的内容没有吸引到你,请在评论区狠狠地骂我.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高中状 ...
-
古代科举真的是“寒门难出状元”?揭秘背后原因
"寒门出贵子"历来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寒门出贵子,顾名思义,穷人家的孩子经过后天的努力,更容易出人头地."寒门出贵子"不仅在现代引发热议,在古代也是备受关注.贵子 ...
-
【虞见·百姓故事】状元小镇传佳话,寒门三子跃龙门
状元小镇传佳话,寒门三子跃龙门 虞小勋 王正阳 近日,在状元故里虞城县古王集乡荣庄村,村民王凤平家接连走出三个大学生,在当地成为美谈.大女儿周慧萌高考时被烟台大学对外汉语系录取,后又考入中国传媒大 ...
-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买房
2019年1月8号,我接到了高中同学周不悔买房的消息. 他买房的时候,身份是国内某房企的投资主管,银行卡里还剩88元8毛.但是电脑中还有5个投资额10亿以上的PPT要做. 他买房的时候,还差4个月满2 ...
-
中科院博士的论文刺痛上亿人!寒门学子的成功逆袭之路,被央视评为:无名之辈的真实人生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刷屏了! 寒门学子黄国平的一封致谢信,引得无数人潸然泪下.被央视评为无名之辈的真实人生,比致谢更吸引人的是拿着一手最烂的牌,竟然打出了大部分人无法超越的王炸. 这是草根逆袭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