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相关推荐
-
王立新:再论二里头文化渊源与族属问题——“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二)
作者:王立新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重 ...
-
第1466篇 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一点思考2
(续) 2.炎黄的历史文化不在龙山时代 假设黄帝的历史文化在龙山时代,那么它会是哪种考古学文化呢?首先这种文化不会在长江流域,这不用论证.其次,它也不会在长城地带及其以北,因为在龙山时代,长城地带及其 ...
-
张弛:龙山化、龙山时期与龙山时代——重读《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以下简称<龙山>)一文写作于40年前,是学界公认的严文明先生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史前考古研究的名篇.知网检索,该文的被引次数已上200,是先生 ...
-
第1613篇 龙山文化横空出世
70多年前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该次发掘所发现的龙山文化,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拂晓期",证明了中国东方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考古名称: ...
-
饭岛武次:二里头考古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三)
作者:饭岛武次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 ...
-
高江涛: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作者:高江涛 原文刊载于<群言>2021年第6期 仰韶文化彩陶(图源:网络)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但是如果追问为什么,许多人或许会一时语塞.有人说中国大量的 ...
-
比殷墟更早!为什么说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不止适用于酷爱立人设的娱乐圈,历史界也屡试不爽.一直以来,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没想到今年7月份"良渚古城 ...
-
凭什么说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溯源史证?
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一句话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其实"五千年"这个说法在历史学界是有争议的.这其中牵扯到的是涉如何来定义文明这个概念.举例来说,难道距今约 7000 年的河姆渡遗址不 ...
-
中华文化:黄帝与夏启建国位置被发现,中华五千年文明被确立!
"三皇五帝"是一个开始,是文化长河的开始,黄帝的出现更是为中国文化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但是即便是前面是重重阻拦,中国世世代代的子孙依旧会做到"不忘根",而寻找文化 ...
-
走进良渚文化,聆听五千年前的文明先声
原创2021-08-28 08:30·艺旅文化 什么是良渚? 良渚,美丽的小洲,首先是一个地名.它是杭州市北郊余杭区所管辖,始设于清代的一个老镇:它又属于考古学文化,因首先发现于良渚镇而被命名为&qu ...
-
看见文物 | 红山文化玉人,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早期发展阶段,玉器是贯通天地.沟通祖灵和神灵.彰显礼仪的核心物质载体:秦汉以后至明清,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玉器发挥了延续文明血脉.凝聚民族共识等重要作用,成为 ...
-
良渚陶文: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书写 李铁华
. 文汇报2020年11月24日第7版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80年来余把这八个字当作一句俚语,从未引起过足够的重视.前几日携友去了一趟良渚博物館,偶然在接待大厅看到 ...
-
凌家滩玉器见证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 ...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推算,及西方不承认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傲慢与担忧
文|碧水青山0 我们从小就听老师教导,"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并以此为骄傲. 1899年,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提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 ...
-
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八大天规
<周易>是中华上古天书,是公认的儒道两家思想的源头.也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一部经典.作为中国人,读<周易>是一种深入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有效途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