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王维都曾投谒权贵,为何唐代投卷举荐之风盛行?(下)
相关推荐
-
陈子昂:22字写出千古孤独,41岁冤死狱中,他是诗坛最孤傲的风骨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泱泱盛唐的华章早已是昨日黄花,取而代之的,是安史流毒后满目疮痍的江山,和流离失所的百姓. 彼时的杜甫置身于乌烟瘴气的庙堂之中,心中悲凉油然而生,这还是那个他甘愿冒死去千里投 ...
-
那些我们熟悉的唐诗里, 铺展了怎样的唐人生活画卷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最近一段时间,一群"唐朝小胖妞"火遍全国.当她们手舞足蹈,借助高科技手段穿梭于古老画卷和国宝文物之间,犹如铺展开一幅幅唐代人 ...
-
唐代科举选士,为何投谒荐举之风盛行?(上)
唐代科举选士,为何投谒举荐之风盛行?(上) 文:枯木 我国的科举制度初创于隋代,正式成熟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末,是古代皇权时代所能采取的最为公平的人才遴选形式.广大学子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一方面朝廷 ...
-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科举制度
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有用人才已萌生出"举明经"等科举制度,但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仍然继续实施.隋朝时,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 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 ...
-
诗圣杜甫三次科举落榜,在长安困顿十年,被迫弯腰献媚权贵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豪爽而直接的话,是诗仙李白的传世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众所众知,这位大诗人为了飞黄腾达,曾周旋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等 ...
-
三峡深处有人家,人间仙境美若画!李白杜甫欧阳修都曾到此打过卡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到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将其改名为宜昌,寓意"宜于昌盛",位于湖北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和川鄂咽喉之称,是世界闻名的水电之都,亦 ...
-
史上最全的飞花令,125句都是精华,值得收藏!|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文学形式,它凝聚了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心中有诗,生活如歌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今天,诗词君将125句最经典的唐诗宋词串成了飞花令,一气呵成,读起来 ...
-
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陶渊明,他们的传记,比诗词更好看!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句诗,朴素.温柔却有力量.穿越时光,犹如皎洁明月,照亮你我的人生之路. 也许是你思慕着近在咫尺的佳人,酸酸甜甜的情感在心中涌动,却无法说出:"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 ...
-
怎样写诗才显得有水平?这套路事半功倍,李白杜甫李商隐都这样写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贯穿华夏文明的始终.伟人说过,诗词最能反应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与风尚.中国人都喜欢诗词,尤其一些经典名句,读来朗朗上口又富有哲思.这种诗词熏陶,中国人从小就得以享受. 欣赏之 ...
-
【转】李龟年是谁,杜甫王维都为他写诗
王维的名篇<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是写给李龟年的,杜甫也写<江南逢李龟年>,其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与"愿君多采 ...
-
唐书法家李邕,文名天下,李白杜甫等曾干谒,却因贿赂而死
文:枯木 研习传统书画的朋友,大概都听说过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要学其笔意,而不是照猫画虎.事实上这句话出自唐代书法家李邕的"似我者俗,学我者死&quo ...
-
唐代这个和尚的一首诗,侠气之重,连李白杜甫都自叹不如
唐朝是诗画之家的盛世,造就了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的大诗人,在让唐诗名句的江湖中,能够一下子读出诗句之妙的,必定也一下子能知道这个诗人. 比如,你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 ...
-
唐诗里的春天,十种绝美,十种心动!(杜甫、唐·戴叔伦、唐·杨巨源、李白、王维、唐·虞世南、唐·储光羲、唐·韩愈、唐·于良史、唐·武元衡)
邂逅十首唐诗,感受十次心动. 春,美在花开蝶忙时的自然灵动 <江畔独步寻花八首·其七>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光烂漫,花儿那么茂 ...
-
诗词丨10首落日诗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南北朝·南朝·吴均、李白、王维、宋·戴复古、宋·李觏、宋·范仲淹、唐·杜牧、杜甫、辛弃疾)
(附: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