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让你看动画片,究竟谁错了?│赵小明讲儿童逻辑学

为什么孩子越晚接触游戏越好?
听更多小明微课,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小明语录

孩子不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就不可能知道面对的世界残酷性,

就不会产生与社会现实有关的责任和动力。

(本文节选自小明新出版儿童益智图书《和妈妈一起学逻辑》,特别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既提升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层次,又增进亲子关系)
很早很早以前的一天,太阳落山,月亮挂上了天空,村庄沐浴在月光下,人们在院子里吃饭聊天。
突然,人们觉得圆圆的月亮好像没有那么亮了,慢慢地发现月亮的边沿好像缺了一点点。
村里面有经验的老人们说:“快!快!天狗来吃月亮啦!大家把锣和鼓找出来,用盆也行,家里的瓦罐也行,使劲敲!把天狗吓跑!”
于是,家家户户拿着锣鼓、脸盆,用劲敲出来咚咚咚咣咣咣的声音。月亮的空缺越来越大,大家都觉得月亮肯定是被天狗吃掉肚子里去了,快哭出来了。
老人们说“不要停下,接着敲!使劲敲!千万不能停,一定要把天狗吓跑!”,说来也怪,随着人们敲锣打鼓,那个空缺真的越来越小了。
最后,月亮又恢复了原来圆圆的样子。人们欢呼雀跃!孩子们开心地大喊:“噢!噢!天狗被吓跑了!天狗被我们吓跑了!”
古时候人们没有天文学知识,以为月食现象是因为月亮被天狗吃掉了,这也正是月食这个词的由来,所以人们用敲锣打鼓的办法,吓跑天狗。
可实际上,月食现象跟天狗没关系,也不存在什么天狗,月食是因为月亮反射太阳的光线,被地球遮挡了。
所以看起来,月食发生的时候,人们敲锣打鼓,然后月食就会结束。似乎是因为天狗被锣鼓声吓跑了,但实际上只是随着地球位置的变化,自然结束的。
月食的发生和结束,和人们敲锣打鼓吓天狗并没有关系。
我们仅仅从表面上的某种联系,并不一定能准确判断事物真正的因果关系。
只片面地看到结果某一方面,就去断言这件事情整体的好坏。

妈妈课堂

诉诸因果意思就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事情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就断定事情本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小明妈妈说:“你要是一直看动画片,10点前还不睡觉,明早妈妈就不开车送你去学校,你自己想办法去。明天你也不许看动画片了!”
当然小明妈妈让你早点睡觉的期望是好的,但这句话本身是一个逻辑学错误。
错在哪里呢?我们不能因为小明10点不睡觉,就要接受明早没人送他去学校的惩罚”,因为在孩子没有能力和办法去学校的情况下,送孩子去学校,是父母的一个义务。
但我们不能因为妈妈的这个错误就来证明妈妈让小明十点钟睡觉就是错。
同时也不能因为小明妈妈说的这句话逻辑不对,就否认了小明妈妈希望小明早点睡觉,出发点是一个善意的关爱。
这都叫做诉诸因果。

逻辑万花筒

有一个人要过马路,但是遇到了红灯。交通劝导员对他说:“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会遇到危险,会被车撞倒的”。
这个人不听劝告穿过了马路,并回头对劝导员说:“你看我红灯过了马路,也没遇到危险与交通事故呀!”
从前有一个大汉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饿。这时候正好看见一个烧饼铺,卖烧饼的老板在大声吆喝:“卖烧饼嘞,卖烧饼,两块钱一个烧饼。”
大汉赶紧跑过去:“老板,我买六个烧饼。”大汉狼吞虎咽很快就把这六个烧饼吃完了。
但是他觉得没吃饱,于是对老板说:“老板,我再买一个。”
第七个烧饼吃了一大半,就感觉肚子饱饱的,再也吃不下了。
这时候大汉非常懊恼,捶胸顿足地对自己说:“为什么我这样愚痴,早知道吃最后半个烧饼饱了,我就不用浪费十二块钱吃前六个烧饼了。”
小朋友们你们能发现他们犯的什么逻辑错误么?

小明语录

这代孩子使用最低程度的沟通,
他们不喜欢真实的沟通,
喜欢发表情包沟通。

小明老师微信号

zhaoxiaoming3

中国心理圈
手把手心理实操训练模式创始人

中国心理圈真正教实操的老师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心理组委员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1

2016-2018连续3年今日头条心理类自媒体10强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栏目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

图文编辑:张洁

审核:段艳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