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出土姜子牙“天书”,内容颠覆历史认知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他们饱读诗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对于治国之道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需要找到一位明主,因此他们的出场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我们熟知的商鞅,他起初在魏国效力,但是得不到赏识,听说秦国招募能人,于是他就投奔了秦国,最终帮助秦国异军突起,为秦国打下了未来统一六国的基础。

然而要说出场最奇特的一位,那非姜子牙莫属了,他仅凭一根鱼竿就成为了周武王的首席军师,并帮助周氏子孙夺得天下建立了大周王朝。他不仅在政治方面有所建树,更是一位用兵的行家,他的军事著作有很多,但是最出名的一部则是被称为“天书”的《六韬》,这部兵书的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文涛篇》、《武韬篇》、《虎韬篇》等等,尤其是“虎韬篇”中对于战略战术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

而且历史上许多历史名人都非常重视《六韬》,比如诸葛亮、张良等,他们都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战略上力求“上战无与战”,而战术上则讲究“知彼知己”、“先见弱于敌”等。让他们可以出色地完成各种军事任务。尤其是诸葛亮对于《六韬》的应用,更是体现在了他所创立的八卦阵中。

《六韬》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应用甚广,甚至在国际上也非常有名,从十六世纪开始走向全球,并翻译成为多国的语言,比如:英、法、俄、日等,而一些国家更是把《六韬》作为教科书来使用。

但后来人们发现,《六韬》在流传的过程中失传,后世看到的《六韬》浅薄且无可施用,质量明显劣质,因此到了唐宋时期。许多学者认为《六韬》并非是姜太公所著,而是有人在魏晋时期编篡的书籍,加上《六韬》的原著一直不见踪影,因此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本伪书。而到清代之后,《六韬》也最终被确认为伪书,在这之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公元1972年,山东发现了一处汉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大批竹简,经过研究发现,这批竹简大多都是先秦时期的著名兵书,比如失传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以及初始版的《孙子兵法》等,而被定性为伪书的《六韬》也在其中,这一系列的发现震惊世界,当考古专家对竹简进行翻译后非常兴奋地说:“内容叹为观止。”

这次的考古发现,直接颠覆了从唐宋以来的认知,也直接证明了这本兵书在西汉时期就流传甚广,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伪书。回望3000多年前姜太公在湖边钓鱼的情景,谁能想到,他这一钓竟然可以改变历史呢?

参考文献:《六韬》、《银雀山汉墓发掘记》

来自: 竺言小聚 >《文化艺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