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的母亲/吴秀兰

我的母亲是勤劳的、善良的、无私的、坚强的、勇敢的。

我的母亲生于1934年,今年已经87岁高龄,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和轻度老年痴呆症,常年依靠多种药物缓解病痛,改善睡眠。现在的她,四肢无力,步履蹒跚,不能弯腰和下蹲,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近期的事情总是健忘,遥远的事却记忆犹新,即便这样,她却不愿意给任何子女增添麻烦,自强自立,自力更生,家务事从不依靠任何子女承担.且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大年三十的晚上,母亲对我说:“我觉得我做不了事了,摔了几次跤把我摔很了!”当时我和儿子用惊讶的眼光打量着母亲:苍老的容颜、无助的表情、花白的头发、疲惫的眼神。

我对母亲说:以后我来给你做饭、洗衣服,你不做了,母亲沉默了一会,对我说:“天天来回跑,太麻烦。”儿子把他坐的靠背椅挪到母亲身边,对母亲说:“以后就让我妈给你做饭,洗衣服,她有摩托车,不麻烦。”听完儿子话,母亲没有再说话表示默许,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大年初一早上,母亲不想吃早餐,看见她用香油加白糖冲水喝,才得知母亲便秘,近一周没有解大便,她希望以此方法来缓解身体的不适,她宁愿忍受着便秘、腹痛的痛苦,也不愿给子女找麻烦。

随后我去超市给她买了香蕉、猕猴桃,药物,都不能缓解母亲的病痛,我把母亲的情况告诉远在十堰的妹妹,妹妹大年初二就回房县,母亲见到妹妹后,抱怨我不应该把她的情况告诉妹妹,打扰妹妹的生活了。我和妹妹一起带母亲去看医院看医生,医生开的药物都用了,也无济于事,母亲依旧不能排大便,腹痛的症状与日俱增,妹妹不忍心离开忍受病痛的母亲,在房县小住了两天陪伴母亲,晚上妹妹给母亲倒水洗脚时,我帮母亲脱袜子,扯棉裤,看见母亲的下肢肿的发亮,那种心痛无以言表。我说你这腿肿好厉害啊,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没的事,睡一夜,明天早上就消肿了。”当护士的我,深知母亲的腿肿不是她说得那么简单,是母亲年老了,各个器官功能衰退导致体内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母亲每天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啊!可她从来没有在子女面前流露过只言片语她有身体的不适,每次问她还好么,她总是说还好,我的母亲就是这么善良、独立、坚韧。

母亲一生养育七个子女,五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姐今年已经年近古稀之年,大哥已经是花甲之年。侄儿、外甥、外甥女先后相继结婚生子,春节期间哥哥姐姐分别去外地与儿孙团聚,小姊妹仨相对离母亲近点,但也不能形影不离地陪伴在母亲身边,母亲一如现在社会的千千万万个母亲,养儿防老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她不求回报,自力更生,无怨无悔,她不但养育了孩子,甚至还要帮助孩子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成为我们身后的坚强后盾。这世上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伟大的母亲用她勤劳的品质、善良的心地、坚强的意志、无私的人格、勇敢的精神、柔弱的双肩,微薄的力量,为儿女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如今,母亲已经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儿女们已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儿女们有自己的小家和事情,母亲长期孤独的生活在几十个平方的单元房里,时而静坐发呆,时而眯眼打瞌睡,时而艰难地起身在屋内蹒跚来回走动,时而倚靠在阳台观望车水马龙的马路。过年的这几天陪伴在母亲身边,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艰难、痛苦、孤独与无奈。即便如此,勤劳、善良、无私、坚强、勇敢的母亲,从没对任何子女有过半句怨言,反而时常惦念着远方的儿女是否安好。时常对我说说,他们有小家,他们应该去顾小家。闲瑕时,我在手机上给母亲翻看远方儿女小家庭的相片,母亲看的专注看得开心、看的充满期待。

这就是我平凡伟大的母亲,新的一年,祈愿我的母亲健康长寿。

作 者 简 介

吴秀兰,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第一中学校医。






(0)

相关推荐

  • 曾广镕及其子女

    于均华 关于曾国藩的家训,曾家传人第五代.第六代都有多篇文章论述,阐述深刻.明晰,并着重强调传承和律己.他们都是我的表亲,这些文章对我都有触动,增进了我对老祖宗的尊敬和对家训的理解. 现在我想谈的是曾 ...

  • 老人将房、车留给儿子,怒斥女儿不看望 网友…

    8月18日有媒体报道,湖南长沙一位89岁高龄的陈爷爷自称小女儿已经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回到家中看望他了,就连在床上躺着的瘫痪母亲她都从来不过来看一眼,陈爷爷说到这里的时候满眼泪光. 怒斥女儿不看望老 ...

  • 北辙南辕:白静慧对待儿女“厚此薄彼”的背后,是对人性的通透

    浪漫的心境,你永远都值得拥有 文\江左梅娘 图\<北辙南辕>剧照 冯小刚的网剧<北辙南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个老年角色相当出彩,就是刘晓庆扮演的白静慧老奶奶. 白静慧是个很厉害 ...

  • 散文||母亲的口头禅

    母亲的口头禅 母亲打着鼾声入睡了,我们都松了口气,不约而同地做了个禁声的手势,退坐一旁.一台手术让本已年迈的母亲更加虚弱,灰白的头发凌乱不堪,嘴唇发白,脸色憔悴-- 灯亮起来时,母亲才缓缓醒来.大哥把 ...

  • 缅怀慈母方颐芬

    缅怀慈母方颐芬 鲍竹君①   我的母亲方颐芬,1900年出身于江苏省仪征市一个书香家庭.幼年随兄移居广东.后毕业于广东省女子师范学校.20年代初,,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处于高潮,父亲鲍佛田跟随孙中 ...

  • 原生家庭有缺陷导致女儿冷血,儿子败家,《都挺好》实则都不怎么好

    网视导读: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爱孩子,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懂得感恩.传统的"养儿防老""生儿育女"就真的没有任何弊端?太多的家庭表面看上去<都挺好>,撕开之 ...

  • 曹永亮 ||“常回家看看”的儿女们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回家看看"的心情就会越来越强烈:不论离家远近,不论工作忙闲,不论自己"混"得好坏.这是生活在儒家思想滋润过的中华大地上的炎黄子孙,都会有的人 ...

  • 怀念母亲

    几多哀思和追忆, 几多离别泪断肠. 清香一炷祭亲人, 年年无尽思念情. 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语言,也是人世间最永恒的话语.任时光匆匆流去,万物更迭,唯有爱不死不灭,在有爱的人心中世代流淌,悄然传承.清明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的母亲/徐月英

    昨天下午我刚从老家回来,临近过年,父亲说还是在老家过年.上午洗洗涮涮床单和沙发套,看着母亲晒太阳的躺椅,心里又记挂起母亲来,酸楚涌上心头. 母亲在我家的日子里,我让她在有充足阳光的阳台晒太阳,阳光暖暖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端午时节话杨梅/廖贤礼

    四月枇杷满树金,端午杨梅血样红. 小时候,我跟妈妈去山上砍柴,看见树上青涩的杨梅,就问妈妈,杨梅什么时候才能长熟?妈妈告诉我:到了端午节,杨梅红出血.此后,我就记住了那句谚语,每年端午节前后,自然会想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廉顽立懦证菩提/王国庆

    辛丑四月,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在厦门市弘一法师研究会原会长陈飞鹏先生的引领下,摄制组一行分别从福州.厦门前往南安石井:采访我国当代曾与弘一法师当面交流.唯一健在的前辈大德,今年102岁的陈珍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的老娘/李鲁庆

    昨天,大年初一,拉着妻儿回老家,又看到娘熟悉的身影,穿着晚辈给她买的红棉袄.每年三个时候必须回农村老家.一次是大年初一,回家给父母和老一辈磕头拜年:一次是农历五月二十日,俺娘的寿诞:一次是老家村里过会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买车,我就成了亲哥哥/鲁向辉

    新车买了快两个月了,不时还有一些4S店打来电话,哥长哥短地喊着,推荐他们的车.购车前,市内的4S店我都快转过来完了,还在网上注册了几个购车APP软件,之后我就成了他们的亲哥. 第一次去4S店,还没走进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蜻蜓·亲情/李秀书

    清晨我在厨房里忙着,看见窗纱外面歇着一只小小的蜻蜓,我看它那细细的身子,薄薄的翅膀,鼓鼓的两只大眼睛,整个是心灵手巧,十分可爱. 我往里面拍了几下,想把他们吓了飞起来,看它在初升的太阳下和微微的晨风中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好好过个五一假期/赵振超

    过着四月的日子,盼着五月的假期,在这难得的几天时间里给身体放个假,给心灵放个假,给灵魂放个假,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贫苦的生活淹没了所有的日子,父辈们用肩膀撑起责任,用疲惫安慰灵魂,用汗水描绘人生,他们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微信运动,赞出一种情谊/郑谊

    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鲜事物是层出不穷,视频通话面对面,发送定位心连心,好友间已经不再有什么秘密可言.就连日常走多少步数都能通过"微信运动"一目了然.微信有开通每天记录运动步数的功能,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谢飞鹏/村庄的老水口(散文)

    村庄坐落在山坳深处,前面的水口蜿蜒而出,使村庄和外面的公路有了一段距离.水口里长着一排高大的树木,这排树木像是村庄的护卫,但同时也把村庄和外面的公路隔成了两个世界.村庄里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公路上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