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相关推荐
-
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人欲,真如你想的那样?
朱熹画像1. "存天理,灭人欲"的由来"存天理,灭人欲"不是朱熹最先提出的,但却是朱熹思想体系的重要观点之一,这个观点的萌芽最早见于<论语>中< ...
-
论语:颜渊问仁(12-1)
"仁"是孔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论"仁"贯穿整部<论语>.本篇集中论述"仁",通过弟子问"仁",从 ...
-
系辞传上传: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释]孔子说易经的道理是最伟大且已经达到极致了.&quo ...
-
【每日学一句论语】雍也6.2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原文]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翻译]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荀卿 ...
-
《直方周易》系辞上(15):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 [原文]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 ...
-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是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境界的学说.而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关键的是处理好两对关系,一 ...
-
战争的艺术:为将之道 《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氾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
<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氾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孙子说:大凡是用兵的法则,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动员组织民众编制成军队出征,在难以通 ...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原文]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翻译]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而吝啬的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
-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此语虽盲辞不多,却道破一个事实
<三十六计>从全书结构和文法风格看,此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著说专一,分目合理.古之兵书,多为泛论或实纪,<三十六计>则专言"对战之策",阐谋略之要,述&q ...
-
论语连载(296)《颜渊篇》第3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 ...
-
儒道的修炼品级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
儒道的修炼品级 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有圣. 仪就是标准.五仪就是儒道修炼升级的五等标准. "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目光短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