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脉法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通过摸寸口脉可以观察全身疾病呢?
古人之诊脉三部三部九侯,这句话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 根据临床 ...
-
古脉法寻踪之十六
第十六讲:病例分析及答疑 一.病历分析 女:41岁 右:尺:沉弦洪,关:弦细,关尺间弦细长,寸:弦细,入鱼 左:尺:沉稍细,关:浮取洪,重取细涩,寸:沉,软 时间:7月7日诊的脉. 生日:1966年1 ...
-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丹医秘授古脉法>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二.<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 <丹医秘授古脉法> 前言 ...
-
秘而不宣的古脉法“人迎气口脉法”,知此脉法可定伤寒论六经病位
本文转自<拔开迷雾学中医>作者王伟 中医诊脉玄妙而神奇,关于治病用药的医书那是不计其数,但关于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的医书却为数不多,今天小编将把人迎气口脉法详细介绍给大家,一睹中医诊脉的精髓 ...
-
周潜川古脉法分经候脉法
廖育群:周潜川古脉法分经候脉法 [②] (周潜川大夫报告) 一.分经候脉之由来 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 < ...
-
[转载]古脉法
[作者:无能子]我手中存有周氏1962年在河北中医学院讲述"分经候脉法"时的记录稿(目录中的第17种,以下言及此文本时皆称之为<分经候脉法>),其第一部分述" ...
-
『中医古籍』丹医秘授古脉法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二.<丹医秘授古脉 ...
-
如何正确理解人迎脉口阴阳双诊古脉法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一.如何理解"终"和"始" ...
-
古脉法传承人亲授!教你练出准确的脉诊手感
主讲老师:张玉林 脉诊,最容易也最真实 学习脉诊,到底难在哪 追本溯源 古脉法其实更简单 古脉法与后世脉法的区别和联系
-
众说纷纭的人迎寸口古脉法
2016年05月18日 在<灵枢·终始第九>中有一段文字:"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