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年扩军百万,抗战时期共产党是怎么保证军队素质的?
相关推荐
-
晋察冀小故事:征兵有讲究,不能误农时,参军者每家发俩馍
征兵是一门学问,像国民党那种拉壮丁,只会给自己留下千古骂名. 百团大战加日军扫荡后,1941年,晋察冀根据地各主力团都缺兵,各分区都在大张旗鼓征兵,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十分紧张,亲自过问起了征兵的事情. ...
-
突破“封锁”,自力更生——有一种精神叫做“南泥湾”
陕甘宁边区遭到封锁,延安城内一片废墟,面对日军进犯与国民党的封锁政策,中国红色政权遭到严重威胁.<国家记忆>今天带您一起追忆陕甘宁边区抗战以来最艰难的岁月......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前 ...
-
他们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牺牲在东北三省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东北组织抗日武装.而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黄埔军校,在东北抗联中也有很多黄埔人,作为最早与日本侵略者进 ...
-
三女投军记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可以保证,因为本文是由亲历者尹庶民老人提供基本素材,在存金沟乡政府徐秘书和格日乐图村何支书.李相军的协助之下完成的,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1946至19 ...
-
“仿佛我是天外来客,却有到家的亲切感”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十九 在鲜花簇拥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一尊高大的汉白玉雕像格外引人注目.雕像两臂交置胸前,一手持钢笔,一手持采访本,神态安详,深邃的 ...
-
抗战时期,这支部队人员素质最高,阵亡率却超过65%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抗战时期,这支部队人员素质最高,阵亡率却超过65% ----下面是文字版---- 近代以来,因长期军阀混战,中国的工业水平非常落后,空军建设更是跟日本完全没法比. 到七七事变时,中国 ...
-
抗战时期,这个汉奸的军队最多,说自己是曲线救国
在抗战时期,全国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汉奸,不过,日本人对他们终究是有顾虑的,轻易不会允许他们拥有太多军队,能过万的都没几个. 其中,手下军队最多的汉奸,恐怕要数齐燮元,最多的时候有10万军队. 齐燮元 ...
-
抗战时期最硬气的十句民间话语
战争,从来都不只是两支军队的较量,更是两国民众的较量.当外敌入侵,不管他们的武器有多先进,只要广大民众能有一腔热血,不为外敌所屈服,所利诱,那这个民族必将获得胜利. 在上个世纪那场最壮烈的战争中,除了 ...
-
【网络首发】抗战时期重庆出版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网络首发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1.00.019 作者单位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摘要 | 文章研究抗战时期重庆全国出版中心地 ...
-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军帽上都缝有两粒纽扣,不要以为只是装饰用的
在战争时期,士兵身上的每一件装备都不是拿来装饰着玩儿的,每一件都是有意义的存在,就比如说日军的那种屁帘儿,戴上去虽然感觉猥琐,但其设计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日本古达战国时期足轻的阵笠就是屁帘儿的前身, ...
-
抗战时期,东条英机访日司令部和汪伪及伪满洲,三副嘴脸各有缘由
抗战时期,东条英机访日司令部和汪伪及伪满洲,三副嘴脸各有缘由
-
抗战时期的“军神”刘伯承
说说历史那点事2021-05-14 00:10:58 一个人在24岁的时候失去右眼,是十分痛苦的. 作为一个军人,失去了赖以瞄准的右眼,几乎断送了军旅前程. 靠一只眼睛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在世界军事史 ...
-
抗战时期的军区体制
点击上方关注,可以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体制回顾(二) 陈 辉 1936年"西安事变",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7月7日 ...
-
抗战时期中国驻印军全套美式装备,面包米饭咸牛肉牛奶随便吃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40年代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一部在印度兰姆伽进行过整训,改称驻印军.在同盟国联合抗击日寇的大形势下,驻印军得到了良好的装备.训练和后勤待遇,由美军提供所有装备经费,由英军供给后勤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