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还剩92天,你的人生还有几何?

左手职场.右手采购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这是2019年第82篇原创文章

总233篇原创文章

全文1429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生命短暂

想干就干

我的办公室里放了一副哑铃,初衷是有空的时候可以练一练。

你们猜我使用它的频率有多高?

有一段时间一周都用不上一两次。虽然每次用它其实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儿。

无数次想去举它的时候,包括工作间歇、中午休息时(如果有时间休息的话)或者晚上离开办公室之前,因为一个电话,或者同事找我,或者想起一件什么要做的事,或者有时候就是闪过一个念头,就去做别的了。举哑铃这事儿早就抛在了脑后。于是这一天又在没有举过哑铃的情况下度过。偶尔想起这事儿会有些负罪感:一天这几分钟的时间都没有吗?

结果大家肯定知道了,还真没有。

直到后来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和做法。从那之后我每天都可以至少用一次哑铃。

哑铃的故事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缩影。还有什么事也会这样呢?

  • 你想着要还信用卡。结果总是一拖再拖,最后逾期了,不得不交罚金,而且信用也可能受损?

  • 本来可以顺手回一封邮件,结果想着其实随时都可以回。于是回邮件这事给其他事情让了道,直到其他人(最好不是你的老板)问起,你才一拍脑袋说:看我这记性。

  • 跟一个老朋友说好“回头请你吃饭”。结果这一走一直还没“回上头”,再见到老友的时候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 “想着”对帮助你的人说一句谢谢?

  • “计划”给爱你的人一个拥抱?

  • “一直”想对爸妈说一声“我爱你”?

这样想到没有说到,说到没有做到的事情太多太多...


人的一生,一张A4纸,900个格子

你以为人生还很漫长,时间还有很多...

但实际上,人生不过就是一张A4纸,上面有900个格子。这900个格子就相当于生命的900个月

每过一个月,涂掉一个格子

我们的一生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了这张A4纸上...

如果你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你的格子已涂满了这么多:

对于一个30岁的上班族,人生大约是这个样子:

假设我们的父母现在50岁,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

如果你每天都可以见到他们,我们还可以陪伴他们这么久:

如果我们只能一个月和他们见面一两次,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只剩下这么多:

如果你们只能一年见一次面,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加一起也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怎么解呢?

送你12个字,三本书。

1

一份清单

《清单革命》

Get Things Right

豆瓣读书:7.0分

列清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箭三雕的过程:

第一、凡事预则立。列清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做计划的过程。

第二、决定优先级。列清单的过程中要去掉无关紧要的事,并将要做的事情排出优先级。

第三、时时提醒你。将列好的清单存在手机里,打印出来贴在随时可见的地方。时不时就看上一眼,有哪些事情要做,哪些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2

立刻行动

《拖延心理学》

Do It Now

豆瓣读书:8.2分

如前面所说的,我后来能够每天至少用一次哑铃,得益于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和做法。

做法上的改变是:立刻行动。

凡是能在3分钟内解决的事情,我会立刻去做!而且不做则已,要做就会尽力。比如举哑铃,做俯卧撑或者平板支撑。

想法上的改变是:想到--》做到。

也就是说我跳过了“说到”这个阶段,因为一般的逻辑是:“想到--》说到--》做到”。

也就是说我一想到,马上做,

3

诸事搞定

《搞定》

Get Things Done

豆瓣读书:8.3分

一旦开始做,就尽量做完

其实我们的大脑并不善于处理多任务。一旦要在多任务中间来回切换时,针对某些做了一半的任务,大脑就不得不从头开始梳理线索,这有点像快进版的“从头再来”,效率自然不高,所以就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至于如何在信息过量,知识过载,压力重重的情况下将诸事搞定就更是一门学问了。《搞定》这门书可以帮你将这些统统搞定。


最后总结一下:

生命短暂

想干就干

一份清单

立刻行动

诸事搞定

你所需要的就这么多了!欢迎留言补充,更希望听到你的故事和分享。


版权声明:“KEEP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