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锡逊:他的名字永不磨灭
相关推荐
-
追忆|| 《孙荃心目中的郁达夫》—谨以此文沉痛悼念陆费澄女士
谨以此文沉痛悼念陆费澄女士! 孙荃心目中的郁达夫 陆费澄 孙荃是郁达夫的原配夫人.郁天民的母亲,我的婆婆.我与孙荃夫人相处三十年,婆媳之情胜似母女.如今在世的亲属中数我与她相处的时日最长了. 孙荃于1 ...
-
青岛避暑记——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6)
杭州景泰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避暑记 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6) 蒋增福 <避暑地日记>记于青岛,时间为1934年7月6日至8月14日,共计一个月加一周.虽说所记大 ...
-
断篇中的鲁迅——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4)
断篇中的鲁迅 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4) 蒋增福 我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冯雪峰,曾为郁达夫做过"著作编目",可见,出一本好书从装帧设计到目录编排,学问大得很. ...
-
《迟桂花》的出世——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5)
<迟桂花>的出世 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5) 蒋增福 郁达夫的作品中,数小说<迟桂花>最易走进寻常百姓家,影响面也最为广泛!因它较早被搬上银屏:更因取材于杭 ...
-
蒙蒙冬雨中,记念郁达夫故居“风雨茅庐”里的一根树
昨天下午在老城区里拍照,结束后到旁边的郁达夫故居逛了逛.这个地方以前只是略有耳闻,一般不会专门过来打卡.但既然遇见,当然不能错过.它是1933年4月郁达夫先生为了暂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从上海举家移居杭 ...
-
清明祭 | 富阳区实验小学 何旻峰《清明祭先烈,走读郁达夫》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清明祭先烈"活动习作02 清明祭先烈, 走读郁达夫 富阳区实验小学四(4) 何旻峰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文学院的同学们相聚在郁达夫故居前,准备开展一次&quo ...
-
旧体诗词唱和中的鲁迅与郁达夫
姚康康 郁达夫和鲁迅的交往,可以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形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中坚人物,郁达夫和鲁迅的交往,更多的见于旧体诗的酬唱之中.时过境迁,而今回过头来看他们当时即兴创作的 ...
-
【温柔雨丝】| 金锡逊作品:他的名字永不磨灭
他的名字永不磨灭 --谒杭州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是富阳人,杭州也有他的故居,在大学路四围高楼之中有一座小院,门墙脚下有一石碑,上刻有"杭州市 ...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红楼梦》的异国知音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红楼梦》的异国知音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明代《剪灯新话》
<剪灯新话> 明代传奇<剪灯新话>中的<牡丹灯记>是一篇讲艳情和鬼怪的传奇,故事发生地在浙江省宁波市内. 这个故事说,元末农民起义,方国珍占据浙东.每年元宵节,在明 ...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劳者歌其事
劳者歌其事 --读<诗经> 我国人民称有学问的人,总有一种说法:这个人饱读"四书""五经". 古代所称的"四书五经",& ...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汉末曹操留诗史
汉末曹操留诗史 --读<曹操集> 在文学史上,曹操是有较高地位的. 汉献帝建安年间,是汉末魏初.封建社会动荡,许多文人眼见连年战争对人民之摧残,对人民寄予一定同情.正如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 ...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境界说”对中国文学理论的贡献
"境界说"对中国文学理论的贡献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一书,我买过两次,购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王振铎评注本,读完后我在扉页上涂写 ...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元代杂剧和关汉卿
----- -----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 ...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有性情、有境界的辛弃疾
词是配合音乐的诗歌,我们不是听说过"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这话吗?词是可以唱的啊.每首词都有一定的歌谱,称为词调.它的句子大都长短不齐,尤特别讲究平仄与韵律.词又称"诗余& ...
-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读<三国演义> 说起<三国演义>,连小孩子都知道. 从南北朝时裴松之<三国志注>,历经隋.唐.宋代,讲"三国"故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