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 张振甫作品:送船历险记
相关推荐
-
甬江仅存的轮渡,只需一元钱,渡过去,又回来
甬江仅存的渡口,也是宁波离东海最近的内陆渡口. 一个渡口,两个名字,镇海人叫镇海渡,北仑人叫红联渡. 渡江只需要一元钱,把渡轮当游船,渡过去,再回来.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招宝山站至红联站,穿过 ...
-
何晓道 | 宁波到上海的夜航船
宁波到上海的夜航船 (原标题:夜航船) 作者:何晓道 早先,宁波人去上海,都习惯坐船.宁波到上海的客轮,每天从甬江轮船码头驶到黄浦江外滩十六铺码头,傍晚出发,天亮时 抵达.轮船启航时,汽笛的声音浑厚而 ...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内河LNG接收中转站BOG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Ad LNG运输船通航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作者:文元桥等 京东 Ad 海上LNG运输船与浮式装备系统技术 作者:陈杰,高志龙,闫祎 京东 Abstract 摘要 长江内河LNG项目资源采用沿海接收 ...
-
绍兴一绝:敲敲棒槌,鱼就到兜里了!这些捕鱼捉虾耙螺蛳手艺,啧啧称奇!
作者丨沈锡盛 我的家乡是水乡,那里江河纵横,到处是河.鉴湖的一条支流从村东流过.另一条支流又从村西流入,向南百步之遥便是绍兴的母亲河鉴湖.有河便有鱼虾,我们那里的鱼虾又特别多,村人们便常常在河里捕捉鱼 ...
-
船靠岸后,发现在船舱里还有位“顾客”没下去,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到了终点站后,一般司机都会检查一下车厢,看看有没有漏下的人或物.如果发现了人,就要按情况请下车,发现了物品,那么就要上交总站贴寻物启事,而如果是一只猫咪呢? 就有这么一位网友,他是专 ...
-
小小渡船世界大,渡口停渡,两岸网友共追忆
颖之前不久发布了镇海渡红联渡停渡的视频和图文,引起了两岸人的共同怀念,纷纷留言忆往事. 还有"赵子坤"等网友发来以前乘坐渡轮时拍下的视频和照片,希望能为更多人留下记忆. 镇海渡.红 ...
-
低一下头就过去了
邓小雄在上海 有时候,我们活的不是很骨气,也不是因为没有勇气和傲气,而是一种智慧. 我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条公路,这条路一直通往我上班的地方,只要经过那个俞塘桥就到公司门口了.我走过去也只不过30分钟左 ...
-
三峡1(游西陵峡)
客船驶出葛洲坝后.向不远的南津关进发.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船右舷方的半山腰.有些稀疏的灯光,有些人影在晃动,啊.这是西陵峡口的三游洞!哎.眼巴巴地瞅着著名的三游洞,在我眼皮底下滑过,心中留下了无奈的情 ...
-
【经典回眸】| 张振甫作品:陶公山寻踪
陶公山寻踪 前不久,我们全家到东钱湖度假.祖孙三代,白天玩得不亦乐乎,傍晚入住建在湖畔半山腰中的柏悦酒店.拿过酒店图册来看,才知出酒店大门往山下走九百米横过一条马路就是陶公山了,建有陶公岛景区.啊,陶 ...
-
【佳作欣赏】| 冰川作品:弟弟的微信红包
红包? 我眼睛一亮,谁? 哦,原来是他? 我凝视片刻,摇摇头!只想吹一口仙气,把它飘飘忽忽送回主人身边去! 我不会领取,我不会猜它里面有多少钱?即使是成千上万,我也不稀罕--我只是想见他一面,你知道病 ...
-
【佳作欣赏】| 三耳秀才作品:冬暮街头即景
冬暮街头即景 老天,是老天才有如此神力.短短十几二十分钟,明亮的大白天就转换成了杂色纷陈的傍晚时分. 这是在冬季--大规模的冷还没有来到前的冬季,有冷意,但空气并不冷.乍寒还暧,人们还习惯性地带着 ...
-
【佳作欣赏】| 韩雪作品:沉重的亲情
小莲接到哥哥发来的信息"你姐在重症室."小莲知道哥哥一定打了好几个电话,自己这里信号差,没接到电话,不然哥哥不用发信息.小莲赶紧拔通哥哥的手机,是大嫂接的:"小姑啊 ...
-
【佳作欣赏】| 三耳秀才作品:那么我吃茶
那么我吃茶 吃茶,茶是一方面,人,也是一方面.人和茶,亦讲机缘.而人,又分单挑.双人.多人之分.还有,另加水.环境等因素,于是,茶的味道,便有百般. 你吃出来了吗? 于是,在欢喜和悲欣之间,茶客常常暗 ...
-
【佳作欣赏】| 三耳秀才作品:初冬,在山中晃晃荡荡…
初冬,在山中晃晃荡荡- 初冬,我回到了位于大别山腹地的老家新县,攀登将军山,在山中,晃晃荡荡- 将军山,本名并不叫将军,在老百姓的口中,叫西大山.如今取新名,号称将军山,想起来,也挺贴切的(新县,可能 ...
-
【金色年华】| 张振甫作品:九峰山顶庆国庆
十月一日清晨,风和气清,曙光中能看到蓝天,是一个爬山的好天气. 今天的爬山活动,是前几天决定的.我们这群驴友,虽然都是古稀年龄,但按一群年轻人的说法,仍然很有着一股"青春气息",每 ...
-
【金色年华】| 张振甫作品:相约下次再出发
【金色年华】| 张振甫作品:相约下次再出发
-
【佳作欣赏】| 归途作品:烙印之童趣
童趣 我家和祖爷爷二爷三爷三祖爷几家在同一个院子里居住,大五门家的三个爷爷从前也在这个院子里住,后来人多了住不下,他们在隔一道土圪梁的前湾里新打了三孔土窑洞,搬到那里去了.但是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在一起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