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大都市 (Metropole)

大都市 (Metropole)

配方

1.5 OZ.(45ml) 白兰地

1.5 OZ.(45ml) 不甜味美思

2 dashes 柑橘苦精

1 dash 裴乔氏芳香苦精

搅拌法调制,滤冰后倒入冰镇过的鸡尾酒杯中,以酒渍樱桃作为装饰。

关于大都市 (Metropole)

这杯是当年大都市饭店的招牌鸡尾酒,饭店位于纽约时代广场,是在上个世纪的交会之际,体育爱好者集会的胜地。

1852年的纽约曼哈顿,在百老汇(Broadway)与王子街(Prince Street)上坐落着一个占据着一整个街区的巨型建筑——大都市饭店(Metropolitan Hotel),后来因为南北战争的影响,经济萧条,于是这个奢华一时的饭店就在1895年熄灯并被拆除。

1882年位于纽约曼哈顿42街上的百老汇大概是长这样子

数年之后,康西汀(Considine)兄弟在西43街开立了另一家饭店,名叫大都会(Hotel Metropole)。如同经济的复苏,大都会饭店生意蒸蒸日上,于是这座比邻于百老汇与时代广场的豪华饭店,成为当时仕绅名流最爱流连忘返的地方。

当初这可是美国首家在每间客房里,都有设立自己专属的自来水供应开关的高级饭店。随着饭店的来客络绎不绝,出入的份子也越来越多,西装笔挺留著胡子的男子戴著高挺的礼帽,披着雪白披肩穿着礼服款摆的金发女郎,政客、富商、百老汇明星、土豪,甚至赌徒~逐渐地,进出的人越来越复杂,一如大城市的华美瑰丽,丑恶的一面也不惶多让,所有你想得到与想像不到的事都正在发生。

1912年的7月16日凌晨,赫尔曼罗森塔尔(Herman Rosenthal)被发现陈尸在大都会饭店中,而赫尔曼是纽约好几处赌场的老板。

后来,大都市饭店被改建为罗赛夫饭店(Hotel Rosoff)。

这是现在的纽约时代广场(上)与百老汇剧院(下)

都会的兴衰如同以往一直这么地持续着,然而不只如此,整个时代都不停的在变革,我们所喝的酒当然也是,前几篇的叙述中,都有对于鸡尾酒的变革做了描绘,而大都会这杯酒,是以白兰地与味美思一比一的比例来调制,并且点缀些许的苦精,所以你也可以解读为,将老式马丁尼改为以白兰地当基底来调制的鸡尾酒。

根据大卫汪卓瑞克(David Wondrich),这位鸡尾酒历史专家在书中(Imbibe! P.249)的描述,大都市鸡尾酒,最早是被收录在乔治卡普勒(George J. Kappeler)的摩登美国饮品(Modern American Drinks,1900年) 中。

在书中第39页,可以看到有 Metropole 与 Metropolitan这两杯鸡尾酒,最大的差异就在,后者仅使用是安格仕芳香苦精,并且最后在喷附皮油后以柠檬皮捲做为装饰。

调制心得

大都市这杯酒,非常有趣的部分就在于一比一的比例,相较于一比一的曼哈顿或是马丁尼,白兰地与味美思的搭配颇为合宜,同为葡萄原料的搭配,口感圆润而尾段乾口,是杯不错的开胃或餐间鸡尾酒。

在许多酒谱中会指定使用法式的味美思,这样的调制方式在口感的一致性上的确颇有帮助,而较和缓的药草风味也会较大众味得多。

人头马VSOP(Remy Martin)搭配Noilly Prat味美思,喝起来令人有种"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感受,入口先是白兰地馥郁芬芳的香气,尾段则带有白酒微涩的口感与苦精的风味,入喉后味美思的药草香气又会渐渐地回到口腔中。

以轩尼诗VSOP(Hennessy)搭配Noilly Prat味美思,却会组合出一种类似咸葡萄干的口感~喝起来融合度比较低。

但建议调酒老鸟不妨尝试意式的味美思,强壮的香药草风味骨干衬托出的白兰地风味也是相当迷人的。

人头马VSOP(Remy Martin)搭配瑞卡多纳(Riccadonna)则会互相将特色带出,算是不错的搭配。

相较前者,轩尼诗VSOP(Hennessy)较强壮的酒体,与意式味美思拥有较高的同质性,融合度也较高。

之前提到过的"过期意式味美思"久放之后而有一个十分馥郁芬芳的韵味,很像某种坚果的风味久久不散,试过的都无一不惊讶地说「太夸张了吧! 这是马丁尼(味美思)吗!!?」。所以在味美思的种类上大家可以因个人喜好决定。

而近代常用于取代味美思的利莱(LILLET)在大都市上也颇适合作为替代,微酸的白酒风味和白兰地搭配可说是如出一辙(成分都是白葡萄啊~),而且调制出来,在口感上也是最为大众的一杯。

利莱酒(LILLET)是近代鸡尾酒中最常拿来代替味美思的品项。大都市的黑历史让人联想到经典的鸡尾酒杰克玫瑰(Jack Rose),而如同一样是茴香酒但世界各地却都有的不同名字一样,以苹果为原料所蒸馏出的白兰地在法国称作卡瓦多斯(Calvados),而在美国,则叫做苹果杰克(Apple Jack)。

如果将干邑白兰地改成苹果杰克,苹果杰克(Apple Jack)在融和性较干邑白兰地要来得高上许多。但与意式味美思搭配上在表现的强度上好像偏弱,会有味美思为主,苹果杰克变成次要的感觉~

以苹果杰克(Apple Jack)搭配法式的Noilly Prat来调制,则是融合度与一体感最高的一杯,喝起来的感觉像是介于曼哈顿跟马丁尼之间,且富有果香。

不论时代或是流行,总是兴衰起落,很难有永恒不朽的事物,繁荣的都会如此,豪华的饭店如此,经典的鸡尾酒也是如此,这也令我想到国内"洋酒"流行的兴衰。小时候对于洋酒的印象几乎是与白兰地划上等号,那时的印象就是很"昂贵的东西",就像小孩子永远拿不到的玻璃柜最上层的发光物体,当然~这发的光只是因为"得不到的最好"而闪耀出的光芒。

随着年龄增加,开始听说威士忌好像也是很厉害的玩意,那时当然还不知道调和威士忌和单一麦芽威士忌是啥东西。等到真的开始喝酒的时候,听说除了酒店,已经没什么人在喝白兰地了~

昂贵的白兰地一直是高级洋酒,而被视作便宜货的威士忌却越做越好,越调越"顺口",越调越符合国内人的口味与荷包,逐渐,口味与市场均已转型,而这样的脉络却不只在中国,而是世界性的。

或许也因为如此吧! 除了白兰地本身特殊的风味之外,还给人带来一种时代眼泪的感觉,又或许这个感觉喝起来有点寂寥,有点像是《迷失东京》里的鲍伯,从风光走到寂寞。

那么~在新的时代正不停地开展时,你又想喝点什么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