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零售新物种,是“泡沫”还是“泡泡玛特”?

半年前,小裴听说小区附近商场有一家THE COLORIST(以下简称调色师)即将落地,向来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她趁着开业也加入了探店大队。当天,店里到处挤满了人,店外排起了长龙。跟这些人一样,小裴和朋友兴奋地在店内试用、拍照,并买了几个种草已久的产品。

▲THE COLORIST 某一门店内人群熙攘

时隔半年,当小裴再次踏入这家店时,却发现,与上次需要排队的情景完全不同,即便正处于周末人流量比较大的时候,店里也稍显冷清,时不时来几个拍照打卡或者试用的顾客,两三个店员在货架前规置产品,结账台前空无一人。

距离这家店不远处还有一家WOW COLOUR,位置在商场进口旁且员工数量多一些,但店内同样远远比不上刚开业时的盛况。

实际上,这不是小裴家附近美妆集合店的独特状况,而是当下很多美妆集合店的现状。

疯狂资本局

自从去年10月调色师在深圳开设国内首家美妆集合门店后,各种新式美妆集合店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WOW COLOUR、NOISY BEAUTY、ONLY WRITE、H.E.A.T喜燃、仙女座、幻彩师、苏宁极物、B+Tube、嘻选护肤红牌仓等接连入局。

在线上种草平台小红书上,关于美妆集合店打卡的笔记就有6万+,入眼即是装修精致、色彩亮眼、产品琳琅满目的探店照片以及“XX首家彩妆集合店”、“平价彩妆购物天堂”、“女生必逛”、“不可能空着手出来”等关键词,吸引着更多人前去打卡。

这些美妆集合店虽然略有差异,但整体上都是以网红风格的装修、庞大的SKU、平价、可试用、可拍照、自助式购物等为主要亮点,这也成为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利器,迅速将本就已有颓势的丝芙兰、屈臣氏、万宁等一众老牌美妆集合店比了下去。

甚至是在疫情冲击线下实体情况下,这些集合店的部分门店日均人流量依然达到万+。年轻人对美妆集合店的热情,也让以调色师和WOW COLOUR为代表的本土美妆集合店在国内市场迅速扩张。到目前,调色师已开店150多家,WOW COLOUR开设100多家。

跟消费者以及门店同样充满热情的,还有各大资本。

早在2017年就在上海开出首店的HARMAY话梅在去年完成A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有消息透露,目前其对外融资的报价是一家店估值10亿元;调色师背后的KK集团,拿到了CMC资本、经纬中国等机构合计近17亿元人民币的多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WOW COLOUR背后的色界(广东)美妆有限公司则获得了赛曼基金的10亿战略融资……

除此之外,腾讯、华平、复星锐正、真格基金、黑蚁等资本巨头也加入战场,纷纷押注谁会成为下一个美妆新零售届的“泡泡玛特”。

这个“现象级”美妆新零售物种带起的风潮,正在席卷各方心智。

取代传统美妆集合店?

但是,正如小裴两次探店所感受到的那样,目前很多门店在开业期间能够收获巨大客流,而不久后都面临客流持续减少,转化率、营业额以及复购率远不及预期等问题。

一方面,新事物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有限的。

虽然这些美妆集合店确实把握住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但当无数大同小异的美妆集合店集体涌现的时候,消费者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如何让消费者持续对门店感兴趣,从而产生购买行为以及复购,是这些门店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有的门店已经做出了行动。比如调色师进行了2.0升级,新增很多热门品牌入驻,并设置了国际大牌小样区、男士理容区等,但实际上能否长久吸引顾客依然是个问号。

另一方面,美妆集合店体验上的弊端也在不断显现。

小裴第一次去这些美妆集合店时,感受到的是新奇、好玩、方便和自由,而半年后再次探店,虽然没有了人多的困扰,但在体验上却让小裴有些失望。比如门店里的试用装比较脏乱,不敢轻易试用,有的试用装已经空了也没有及时补上。另外,小裴发现门店里产品价格基本正价且没有活动,还是线上更优惠一些。

在小红书上,也能看到不少顾客表示,在被种草之后来探店,但体验感不佳,问题也多集中在店员专业度不高、服务意识较差、试用装太脏、价格不划算等等。另外,门店内售卖的国外大牌产品以及大牌小样等的货源也受到消费者质疑。

“在这里补个妆,免费的,你也不用买。”小裴在离开门店时,听到一位正在拉自己朋友进店的人说道。而当问及小裴是否会继续尝试新美妆集合店时,她回答:“如果逛街刚好碰到了肯定还是会打卡一下,但应该不会买了,毕竟线上价格更香。”

在消费者这里,同质化严重、价格没有优势且体验不够好的美妆集合店似乎正在褪去光环,已然变成了纯打卡或者补妆化妆的“工具人”。

但门店是需要长久盈利的,如果没有差异化的亮点去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建立起品牌自己的核心壁垒,也必然撑不起迅速扩张的庞大规模,这种火爆也终将成为虚假的泡沫。

这些“新物种”想要成为取代老牌美妆集合店的存在,似乎还有很多坎需跨过。

-完-

更多热文,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战者刘晓坤

韭菜颂

拼多多撕下中国化妆品行业最后一块遮羞布

(0)

相关推荐

  • 投入40万,1个月回本,美妆集合店是一门好生意吗?

    此消彼长,这一自然规律正在美妆集合店行业内被验证.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李小反 编辑 | 蛋总 在线下美妆店这条赛道中,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battle. 博弈的双方分别为:以话梅.调色师等 ...

  • 南水梨火爆京城:整合供应链打造大平台,果多美又在玩怎样的大动作?|特刊

    作者: 陈浩文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红阳猕猴桃.白玫瑰葡萄以及"清心.润肺.甜如蜜"的南水梨,不知道从何时起,京城涌现出一批好吃又实惠的水果,深得消费者喜爱.随 ...

  • 名创优品上市后第一份财报,它还稳吗?

    文|祝颖丽 编辑|斯问 名创优品公布了它上市后的第一份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6月到9月的这个季度里,营收20.72亿,同比下降30.7%,环比上涨33.4%:毛利5.22亿,同比下降44.3%,环比增 ...

  • HAYDON跳进文和友,WOW COLOUR跑到四五线,美妆集合店持续真香

    没有女孩可以空手离开美妆集合店. 现在来看,离开了也会走进另一家. 3月8日,继获得高瓴资本和腾讯的天使轮投资之后,新锐美妆集合店品牌WOW COLOUR近日获得数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 ...

  • 解码Z世代新消费趋势 WOW COLOUR极致诠释美妆新生态

    颜值经济时代,推动着美妆行业持续景气.近日,第26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简称:美博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超三千家化妆品全产业链企业.上万个品牌参展.新一代美妆集合店WOW COLOUR今年受 ...

  • 这5个高歌猛进的新型美妆集合店,各有神通!

    在消费需求的迭代升级刺激下,以产品和渠道筑基的传统美妆零售的护城河几近瓦解.眼下,高端日化品牌正加速布局全渠道瓜分市场增长红利,新生美妆零售品牌正处于圈地跑马阶段抢夺用户,日化行业新一轮竞争在场景和空 ...

  • 再获5亿元融资,一家服务Z世代的美妆集合店!

     导读: 新零售的本质是用大数据重构"人货场"等商业要素,最终实现效率和体验的提升. 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花样翻新的消费场景,更是人性化的体验和产品购买场景. 这种人性化的东西,才 ...

  • 没有边界的美团——处处碰壁的零售梦

    美团还在不断探索业务的边界,而小象生鲜的关停则证明了美团在某些领域最起码还是有能力边界的. 核心导读: 1.美团为什么会关闭常州和无锡的门店? 2.除小象生鲜外,美团在新零售层面还有哪些尝试? 3.美 ...

  • 是我的错觉吗?疫情后线下网红店更多、更火了

      长沙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武汉开了第一家分店,买杯奶茶要排队8小时:天津天河城的哥老官美蛙鱼头,不到开餐时间就有人提前等候放号,周六日不排个1-2小时休想吃到:上海的小伙伴则向硬糖君抱怨,周末避开晚高 ...

  • 【国潮彩妆】集合店,来了

    WOW COLOUR 超 大 国 潮 彩 妆 集 合 店 所有女生!我们的"魔鬼"来了 这次不是李佳琦,不是薇娅 它是集合国内外130+人气品牌 8000+平价单品的国潮彩妆集合店 ...

  • 5家门店,50亿估值;素颜进去,全妆出来

    作者:杨婷婷 编辑:姚书恒 出品:远川研究所消费组 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线下零售业哀鸿遍野,但一股美妆新势力却在猛然崛起. 美妆集合店话梅(HARMAY)靠着仓储式购物场景,颜值极高的装潢风格,以 ...

  • 坑爹的生鲜,还有哪些活路?

    原图来源微信公众号"盒马" 撰文/ 卢致珍 米娅 编辑/ 付庆荣 排版 / 小花花 死伤一片,用来形容如今的生鲜新零售格局,并不过分(生鲜新零售的三种"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