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5亿元融资,一家服务Z世代的美妆集合店!

 导读:

新零售的本质是用大数据重构“人货场”等商业要素,最终实现效率和体验的提升。
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花样翻新的消费场景,更是人性化的体验和产品购买场景。
这种人性化的东西,才是新零售样本的关键。

美妆集合店受资本市场青睐

企查查融资信息显示,近日,WOW COLOUR完成5亿元A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IDG资本、瑞橡资本、浙民投跟投。

接下来,WOW COLOUR将重点针对Z世代群体传达“新一代美妆乐园”概念,引进更多专供和定制产品,强化产品组合,增强渠道能力,加强线上+线下融合。

其实去年1月5日,其母公司色界(广东)美妆有限公司就获得了来自塞曼基金的战略融资10亿元。

和WOW COLOUR一样,在资本市场,美妆集合店铺备受青睐。

THE COLORIST调色师母公司集团过去五年内,共完成五轮累计6亿元的融资。NOISY Beauty两年内完成3轮融资,HARMAY话梅在去年12月对外融资报价是一家门店估值10亿元。

截止到目前,美妆结合店铺HARMAY话梅一共开设了5家店铺,NOISY Beauty30多家,THE COLORIST调色师150多家,WOW COLOUR近300家。

为什么资本争相涌入美妆集合店铺赛道?美妆店极速扩张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优势所在?

 · 切入垂直赛道-美妆 · 

以95后女性为代表的新时代女性,37.%1的人每年花在化妆品上的金额可达3000元。在报告中显示,高学历,较高的收入,成为95后女性的代名词。

她们喜欢在网上冲浪,每天在冲浪时间可达6.7小时,为全网最高。目前,有5378万的95后网民在互联网上冲浪,为美妆攻入她们的心智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而化妆品这个赛道因为其特殊的属性,让其成为飞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化妆品具备“强成长属性”和”“逆周期属性”,属于细分品类繁多的高频快销品,满足女性的爱美需求。化妆品还具备快消刚需属性,迭代加速,对体验依赖度高。

而中国的化妆品相比较全球来说,市场弹性更大,人均消费、高端占比、彩妆占比都属于较低水平,市场空间广阔。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万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化妆品类总额2992亿元,同比增长12.6%。我国化妆品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2017年以来化妆品增速多高于社会零售增速。

据欧睿咨询预测,中国化妆品行业将在未来几年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化妆品行业规模5078亿元,同比增长6.30%,2016-2020复合增速为8.48%,预计到2021年市场容量将达到6011亿元,2023年预计突破7000亿元大关。

所以说,化妆品是一个优质的成长赛道,赛道够宽、天花板足够高,即使是在经济增速下行周期,化妆品消费也能因“廉价的奢侈品”属性而表现稳健,“口红效应”显著。

 · 变革消费场景 · 

新零售的本质是打通线上与线下,同时重新定义消费场景。这些场景不仅是消费场景,满足购物需求,而是完成体验、社交、娱乐等多重功能的集合。

以95后为主年轻女性,喜欢打卡社交拍照,WOW COLOUR则是在与用户积极对话。

“鲜视觉、鲜陈列、鲜体验”是WOW COLOUR门店的三大核心理念。通过光线、色彩、陈列,配合大面积LCD墙,凸显高端感,营造出潮流感。

▲WOW COLOUR成都线下

“品牌焕新墙”、“口红墙”,炫耀夺目。配合着闪光与灯光照射结果,一定可以满足不少女心。镜面效果自带科技感,每个角度都能拍出潮酷照片,收获新鲜的体验。

NOISY会和很多知名的艺术家或者插画家合作,改变店铺的软装和风格,烘托出一种不同的环境,店铺的室内风格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改变一次。

THE COLORIST调色师则是金属科技感混搭粉色少女心,呈现时尚与简约的风格。

这些美妆集门店设计理念突破传统零售业局限,依据时下热点为每家实体店定制主打品牌及特色主题,店内的标志打卡点也随着当季潮流风向而变化,力求“千店千面”满足年轻人喜爱新奇、热衷打卡的需求,同时也可借力社交媒体渗透产品传播。

过去线上购物是时髦的,但新一代人出生即在线上购物,线上对他们而言并无值得传播之处,反倒是线下的场景成了他们的新社交货币。

所以大量年轻人在进行社交内容分享时,更多是去线下探店、比如咖啡店、奶茶店,或者小众的打卡点,或是线下的live house等,年轻人正在重拾线下体验式消费。

 · 产品抓住年轻人心智 · 

传统的美妆集合店如屈臣氏,品牌进入门槛高,陈列的多是自营品牌或利润高的成熟品牌。但年轻人喜欢的品牌,却不再仅仅是以国际大牌为主的品牌。

根据Mob研究显示,2020年618彩妆品牌Top10中,花西子和完美日记分列头两名,兰蔻、阿玛尼、雅诗兰黛等传统国际大牌被抛在后面。以95后和00后为主的Z世代年轻人,对于国货的认可度可见一斑。

这种消费品牌的改变,其实和消费者本身的消费习惯更迭有关。年轻人爱美、追求美,喜欢购买客单价不高,但是消费频次很高的化妆品。

以屈臣氏为例,虽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带来产品价格差,但对于入场的互联网新兴品牌来说,是无法承受其高扣点、长账期的压力的。

传统渠道对美妆品牌的要求高,进货渠道和合作品牌固化难以突破,使得这些新国货和小众品牌基本无缘这些传统渠道。

新兴品牌不愿入住,老牌美妆店铺又看不懂潮流趋势,造成了和年轻人之间的鸿沟。而美妆行业供应链条的不断完善,品牌进入门槛的持续下降,则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因素之一。

▲WOW COLOUR

美妆代工厂宜侬创始人苗锋表示,新锐美妆品牌的初始启动资金只需十多万元。广州与上海是美妆工厂聚集地,广州有1万多家,上海有300多家,整个行业内大部分工厂都有自营品牌。

供应链不断完善的同时,短视频的爆发刺激了新兴消费者对美妆的需求,而国货吃到了这一波红利。再加上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的种草,加速了美妆产品的传播。

因为对于美妆产品来说,单一的图文形式无法满足使用前后的变化和感受,但是视频就很适合了。眼影盘怎么用,睫毛刷怎么刷,上脸后细节对比都一目了然。

但随着线上红利的逐渐下滑,这些品牌将目光放在了线下,想要实现拓展,完美日记就已经在线下开拓了200余家门店。

但对于更多小品牌来说,布局线下渠道的能力不足,也不被屈臣氏这样的老品牌所接纳,新型美妆店成了新的选择。

而对于消费端来说,产品的丰富,与年轻人旺盛的购买力形成了默契,也就让WOW COLOUR之类的美妆结合店铺风靡。

美妆借助社交媒体的红利强势崛起,告别品牌专柜拥抱新零售,就是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智,才能脱颖而出,快速入局。

 · 聚集线下流量红利 · 

当代女性买东西,能影响她的有两个渠道:一是社交媒体,二是线下商场。今天中国大城市主流商场的人流量其实没有下降,活力依然在。

人还是有那么多人,但为什么大家不买呢?本质上是因为“见到的“”和“能买到”之间产生了鸿沟。年轻人在线上被种草,但线下却看不到,自然不会去买。

美妆集合店有严格的选品规则。被称为“李佳琦、薇娅的线下仓库”的HEAT喜燃,为了选到高品质、高性价比并且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和产品,通过天猫销售的变化趋势、品牌在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上的声量和趋势进行前瞻预测,再深入调查了解品牌和产品自身的特点,最后决定是否大规模采购。

总结下来就是通过线上口碑和销售热度筛选品牌-专业买手调查-选品会-试卖-大规模采购,用数据化的方式进行选品。

选品就是针对年轻人的喜好来选的,店铺的产品自然受到年轻人欢迎。当消费者带着目的直接进店购买,带来的流量则是巨大的。

虽然,目前这些美妆集合店的成本装修费用高昂。以HAR MAY举例,单店600平米,装修设计费用需要1500万。看似是重资产,对盈利能力要求很高,实则人家看重的是线下带来的流量。

将这1500万分为五年经营期,一年也就是300万的广告费,分摊到每个月也就二十多万。但HAR MAY现在单店营收超过2000多万,一年能做2.5亿的销售。

而且所有内容都在社交媒体上产生,能被长期留存,不像直播或者广告一次性投放就没有了,仅产生一个短期效率。

而且小红书上面的更新帖子会不断触发新的流量,从这个角度看,就是拓宽了线下门店的流量。

同时,这种彩妆集合店一般还承担着为品牌引流的角色。消费者现场购买后,可通过扫码引流至品牌方的线上商城。而在购买之后,线下也可就近取货,十分方便便捷。

线下渠道除了为产品提供重要的试用场景,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让品牌和用户建立关系的场景,成为情感连接的重要平台。

美妆集合店的存在,为品牌引流提供了新的端口,以大牌小样、免费试用的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进入,一方面让消费者大胆试错,一方面加深对消费者的品牌认识。

美妆集合店的风靡,一方面是国货品牌的爆发,渠道优势凸显后品牌门槛降低,诞生了很多国货品牌,另一方面是短视频直播等技术带来的化妆风潮的爆发,以及年轻消费者对线下购物打卡的热衷,使得美妆集合店得以应运而生。

美妆店铺的优势体现了新零售的本质,零售的本质是“降本增效”,是用更低的成本打造出更优的体验。美妆集合店另辟蹊径,找到一条符合当下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模式。

美妆结合店铺的未来,同样值得思考。因为哪怕是头部的品牌,也并没有什么核心优势和长板,无法形成品牌护城河。同时,还要面临海量竞争对手,如屈臣氏、万宁,还有网店、品牌店等的围剿。

美妆集合店铺的根本优势在于产品便宜,根本弱势也在于仅仅只有便宜。在未来,品牌化一定是美妆结合店的趋势,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将直接要求到你的产品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有品牌化的表达。

屈臣氏们失去的渠道机会,被新型美妆店们把握住了,才站在变革风口上。但美妆集合店如果仅满足于传统零售的模式,终将会被拍在沙滩上。绚丽的场景不是唯一,做好产品与服务才是核心。

分割线

附:2021年95后女性洞察报告

(0)

相关推荐

  • 名创优品上市后第一份财报,它还稳吗?

    文|祝颖丽 编辑|斯问 名创优品公布了它上市后的第一份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6月到9月的这个季度里,营收20.72亿,同比下降30.7%,环比上涨33.4%:毛利5.22亿,同比下降44.3%,环比增 ...

  • 投入40万,1个月回本,美妆集合店是一门好生意吗?

    此消彼长,这一自然规律正在美妆集合店行业内被验证.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李小反 编辑 | 蛋总 在线下美妆店这条赛道中,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battle. 博弈的双方分别为:以话梅.调色师等 ...

  • 靠美妆小样撑起的50亿估值,话梅为何让人如此上头?

    灰黑色的地面与墙壁,工业风的仓储货架,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小样--走进西单更新场的美妆集合店"话梅"Harmay,店内的每处布景都是一个独特的视觉冲击点. 据<艾问人物>( ...

  • WOW COLOUR获得5亿A轮融资 美妆集合店风云再起

    文/日化砖家 近日,新锐美妆集合店品牌WOW COLOUR对外宣布获得5亿元A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IDG资本.瑞橡资本.浙民投跟投.此前,WOW COLOUR还曾获得来自高瓴资本和腾讯的天使轮投资 ...

  • 很多高档商铺无人问津,为何还能屹立不倒?

    现在很多网友感到奇怪,受上电商的冲击,实体店一片凋敝,纷纷关门歇业,为什么很多商场里面的高档店铺,虽然门可罗雀,顾客一天也看不到几个,店员甚至比顾客还要多,却能长期生存下去,而且活得还很滋润.难道这些 ...

  • 5家门店,50亿估值;素颜进去,全妆出来

    作者:杨婷婷 编辑:姚书恒 出品:远川研究所消费组 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线下零售业哀鸿遍野,但一股美妆新势力却在猛然崛起. 美妆集合店话梅(HARMAY)靠着仓储式购物场景,颜值极高的装潢风格,以 ...

  • 这5个高歌猛进的新型美妆集合店,各有神通!

    在消费需求的迭代升级刺激下,以产品和渠道筑基的传统美妆零售的护城河几近瓦解.眼下,高端日化品牌正加速布局全渠道瓜分市场增长红利,新生美妆零售品牌正处于圈地跑马阶段抢夺用户,日化行业新一轮竞争在场景和空 ...

  • 解码Z世代新消费趋势 WOW COLOUR极致诠释美妆新生态

    颜值经济时代,推动着美妆行业持续景气.近日,第26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简称:美博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超三千家化妆品全产业链企业.上万个品牌参展.新一代美妆集合店WOW COLOUR今年受 ...

  • 是我的错觉吗?疫情后线下网红店更多、更火了

      长沙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武汉开了第一家分店,买杯奶茶要排队8小时:天津天河城的哥老官美蛙鱼头,不到开餐时间就有人提前等候放号,周六日不排个1-2小时休想吃到:上海的小伙伴则向硬糖君抱怨,周末避开晚高 ...

  • HAYDON跳进文和友,WOW COLOUR跑到四五线,美妆集合店持续真香

    没有女孩可以空手离开美妆集合店. 现在来看,离开了也会走进另一家. 3月8日,继获得高瓴资本和腾讯的天使轮投资之后,新锐美妆集合店品牌WOW COLOUR近日获得数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 ...

  • 美妆零售新物种,是“泡沫”还是“泡泡玛特”?

    半年前,小裴听说小区附近商场有一家THE COLORIST(以下简称调色师)即将落地,向来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她趁着开业也加入了探店大队.当天,店里到处挤满了人,店外排起了长龙.跟这些人一样,小裴和朋友兴 ...

  • 2.0时代,美妆集合店的“矛”与“盾”!

    作者丨妮蔻   报道 | 消费界   导读: 2022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背靠五千亿美妆市场,主打线下渠道的美妆集合店也在持续升温. 新式美妆集合店通过打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