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仲景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0)

相关推荐

  • 名医张仲景,一部《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医家立下辨证论治的规矩

    在中医发展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帝内经>第一次为中医的基础理论立了规矩,但是在辨证施治方面却未曾立下规矩.不过,在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却一直在做这件事.

  • 浅谈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

    自从北宋朝廷将<伤寒论>校修.刊行以后,儒医们就开始用<素问>.<灵枢>中的理论进行注解,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就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 ...

  • 对驳“特异性方证”的回复

    导语: 一 方证的概念,在中国大陆最早由胡希恕先生首先发扬起来.那时就颇具争议. ➤ 答:胡希恕先生提过方证,但并不是最早,关于这个问题我将专门再谈,敬请期待. 二 然而,不能否认运用"方证 ...

  • 浅谈张仲景对金石药物的应用

    金石药物主要指矿物类药物,包括金属类.石类.玉类等,明代医家李时珍在其巨著 <本草纲目>中列有 "金石部",专论此类药物.古代历史上有延续千年服用金石药物以求养生的历史 ...

  •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方证乃辨证之尖端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创立的辨证施治中,虽然不直接讲述脉法,但脉学确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如" ...

  •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

  • 浅谈《金匮要略》温经汤的使用(上)

    古来医家有一戏言是说:"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大意是说妇女病不容易治,然而为什么妇女病就不容易治呢?我认为,主要因为妇女得病很多是从血上.肝上得,如月经.带下.肝郁诸病.这按& ...

  • 浅谈《伤寒论》六经病的本质

    现在<伤寒论>教材和绝大多数的注家所截取的8篇内容,标题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而这8篇之中,重点是前6篇,即六经病. 六经病其实是对伤寒,也就是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特征 ...

  • 浅谈《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式

    ●有时症候群虽不具备,但若病机一致,医者只要抓住其病机实质,便可辨证准确,论治中肯. ●治疗上,必须处理好主证与次证.兼证的关系,即在治疗一组症候群的基础上,附加治疗次证和兼证的药物. <伤寒论 ...

  • 浅谈《伤寒论》表阳证(太阳病)与表阴证(少阴病)的关系

           太阳之表证,经方学家称之为表阳证,少阴之表证,经方学家称之为表阴证,其实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具有不同的病理基础.        太阳病的伤寒.中风都可以称为表阳证,其病理基础为素体阳 ...

  • 浅谈伤寒论中的和法

    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和法即和解之法,有中和,调和.疏解之意.现在,小柴胡汤似乎成了后世医家口中和法的专方,但在<伤寒论>中,好像并非如此.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