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3情性本善仁义固有
相关推荐
-
孟子:关于性善性恶千年的争论孟子早就给出了答案-了悟人性真理
自古以来对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只因每个人见到的角度不同,就像"道"一样,每一件事的道理都可以称为"道",但单独说一件事都不足以阐明&q ...
-
孟子日课189丨这个世界会变好的根本所在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89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面对众说纷纭的善恶论,孟子告诉公都子说: 人之常情,感物而动,动皆天理之公 ...
-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试着探讨孟子性善论的起源
孔子将复兴周礼视为自己的使命,但是礼却是形式的外在的东西.所以,孔子主张人先要有真性情然后才能行礼.孔子以仁来概括人的道德品质.所谓仁,是指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它是社会联结的基础. 父子.兄 ...
-
梧闽随笔:朱文公佚文 《孟子要旨》
文章,非常深刻 岁寒堂 朱熹 书堂高构岁寒巅,水秀山明隔市廛. 满座柳风吹道骨,一溪梧月浸心天. 上诗见之同治<德兴县志>卷一,云'岁寒堂,在县治西,宋余瀚建,朱晦翁颜曰'岁寒堂'尝咏云, ...
-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1性能善恶势使之然
题文诗: 告子有曰:性犹杞柳,义犹杯棬;以人性为, 仁义犹以,杞柳为杯.孟子问曰:子乃能顺, 杞柳之性,以为杯乎?或将戕贼,杞柳而后, 以为杯也?如将戕贼,杞柳为杯,则将戕人, 以为仁义?率天下人,而 ...
-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2人性仁义由内而外
题文诗: 告子有曰:食色性也.仁内非外;义外非内. 孟子问曰:何以谓之,仁内义外?告子答曰: 彼长长之,非有长我;犹彼白而,我白之从, 其白于外,故谓之外.孟子问曰:白马之白, 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不 ...
-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4人圣心同礼义悦心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4人圣心同礼义悦心 题文诗: 孟子有曰:富岁之时,子弟多赖;凶岁多暴, 其非天之,降才尔殊,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今夫麰麦,播种耰之,倘其地同,树之时同, 浡然 ...
-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5仁心本有纵欲梏亡
题文诗: 孟子有曰:牛山之木,尝美以其,郊于大国, 斧斤伐之,可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生息, 雨露所润,非无萌蘖,之丛生焉,牛羊也又, 从而牧之,如此是以,若彼濯濯.人见其濯, 以为未尝,有木材焉.此 ...
-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7求得初心大人养大
题文诗: 孟子有曰:仁者人心;义者人路.舍其正路, 而弗由也,放其良心,而不知求,呜呼哀哉. 有鸡犬放,则知求之;人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初心而已.孟子又曰: 今之人有,无名之指,屈 ...
-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8大人立大仁义天爵
题文诗: 公都子问:同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 何所由也?孟子答曰:从其大体,而为大人; 从其小体,而为小人.耳目之官,由其不思, 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心之官思, 思则得之,不思不得.此 ...
-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3怀利以亡仁义以王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3怀利以亡仁义以王 题文诗: 公孙丑问:高子有曰,诗经小弁,小人之诗. 孟子答曰:小弁之怨,亲亲者也;亲亲仁也; 固矣鄙夫,高叟为诗.问曰凯风,何以不怨? 曰凯 ...
-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7顺势自然好善贤来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7顺势自然好善贤来 题文诗: 白圭问曰:吾欲二十,取一何如?孟子答曰: 此貉之道.万室之国,一人为陶,其则可乎? 曰不可也,器不足用.曰夫貉国,五谷不生, 惟黍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题文诗: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旻天,何为号泣? 孟子答曰:怨慕其亲.万章又曰:父母爱之,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舜怨乎? 曰长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