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造像展
相关推荐
-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
主题墙的图案源于"龙树背屏",即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这是北朝晚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最大特色.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主要展示了2012年河北临漳邺城 ...
-
云观展之静谧之美:犍陀罗的微笑
静谧之美:犍陀罗的微笑 山高水长, 物象千年.近日,由日本黄山美术社和鉴钟文化策划运营的平山郁夫藏丝路珍宝正在四川博物院热展中(2020.12.29-2021.3.20). 鉴钟君跟大家介绍过,平山郁 ...
-
【Qlin拍建筑】四大石窟逐个看:大同云冈石窟
Qlin拍建筑 四大石窟逐个看:大同云冈石窟 作为建筑师,去山西旅行,自然是奔着那里的古建筑去的.2009年春节假期,我们与好友两家人,包了一辆商务车,沿着梁林线路(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在山西考察 ...
-
北齐的佛像,为什么面带微笑?
北齐是不怎么让人喜欢的一个王朝.历代皇帝都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杀人成性.高洋皇帝,不杀人就喝不好酒,听惨叫比听歌舞受用. 很奇怪的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崇拜佛陀.北齐很血腥,虽然比五胡乱华好些,艺术却很发达 ...
-
印度时代的石雕造像
西元一世纪前后,印度因大乘佛教的兴起,出现了佛陀的造像和菩萨像.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西元一至三世纪),诞生了两大艺术中心──西北部的"犍陀罗"和恒河中上游地区的& ...
-
辽博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系列之二:周倜分享
乐艺会2020-02-23 10:00:12 辽博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系列之二 周倜分享 周倜,男,汉族,网名细雨江湖,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河 ...
-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 前言 汉传佛教造像艺术 汉传佛教指流行于中国内陆,以汉语为传播载体的佛教流派.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佛像艺术在中国汉文化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南北朝清秀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写实自然 ...
-
顶级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石造像碑 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高224cm,宽113cm背屏中部高浮雕一佛二胁侍菩萨.主尊佛像圆形头光,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呈三角形悬挂座前.二胁 ...
-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无极斋分享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 佛教造像展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开设 ...
-
中国佛教造像的艺术传承和特色
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造像艺术不断吸收.融汇中国古代精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内涵.鲜明时代风格与不同地区特色的中国佛造像艺术体系. 佛教造像的起源,根据佛经记载,大约可以追溯到佛在世时, ...
-
来自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书法密码
佛教造像中的书法密码 庄严肃穆 利乐有成 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清代考据学.金石学兴起,访碑风气盛行.乾嘉时期著名金石学家.书画篆刻家黄易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访碑活动家,他常常在荒烟宿莽间孜孜搜访残碑 ...
-
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书法密码
佛教造像中的书法密码 庄严肃穆 利乐有成 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清代考据学.金石学兴起,访碑风气盛行.乾嘉时期著名金石学家.书画篆刻家黄易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访碑活动家,他常常在荒烟宿莽间孜孜搜访残碑 ...
-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下篇:无极斋分享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 佛教造像展下篇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 ...
-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上篇:无极斋分享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 佛教造像展上篇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