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原文及译文
相关推荐
-
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而解其纷——《得道经》译注,与有缘人共修之!
本书法为武当仙侠玄真道长手迹. <得道经>缘起: 堂主按: <道德经>是千古名著,本人在学习和研读的过程中态度是毕恭毕敬,一开始是在一些国学活动中跟随国学导师吟诵,感觉非常不错 ...
-
《道德经》导读(八)——德经(44-37)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参考]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惜?生命和利益相比哪一样更 ...
-
《道德经》研习笔记『道经第二章』
第一章谈道与名,框架为天地,第二章谈美和善,框架为天下.从天道转而为人道.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从道到德的转变.如果道经第一章相应于易经的乾卦的话,第二章就相应于易经的坤卦,乾坤并建,道德并立.谈天道不离 ...
-
《道德经》学习感悟20200909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了<道德经>全文,对老子的思想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老子所谓的道是圣人之道,老子所谓的德是圣人之德,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老子说要&quo ...
-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原文 道汜(sì)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生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 ...
-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1508年,王阳明先生被贬谪到修文龙场,并在此悟道.在艰难困苦中,他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终于有一天夜悟出大道,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天理就在我们自己 ...
-
教条示龙场诸生
发布时间:2021-04-19 作圣之功 原文 [3.1]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3.2]立志 志不立, ...
-
高云塍小楷《王阳明先生教条示龙场诸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 文/ 王阳明 译/ 阿信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 ...
-
【王阳明经典名句】《教条示龙场诸生》
原文: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译文:你们追随到这里,情真意切,很高兴.担心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的,用四条要求互相 ...
-
凌云兵法:王阳明传世的三篇文章巜教条示一代场诸生》《大学问》《尊经阁记》
收藏 一.<教条示龙场诸生>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立 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 ...
-
修身十篇:教育巜训蒙教约》巜白鹿洞书院教规》《龙场教条示诸生》
弘谋按诗礼之教. 圣门首重. 岂独童子哉.而童子知识方开. 志趋未定.天良易动. 理义未深.歌之以诗. 则吟咏之间. 抑扬反覆. 其言易入.而礼也者. 所以固人肌肤之会. 筋骸之束. 约之于规矩之中. ...
-
王阳明教育三篇:《教约》《训蒙大意示教读》《龙场教条示诸生》
一,巜教约> 王守仁 原文: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谐生:"在家所以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未能填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贱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 ...
-
沈鍊《四戒示诸生 》
四戒示诸生 沈鍊[明代] 其一戒博奕 余作四箴言,偏攻博奕门.人财那可得,己禄已先奔. 一掷能倾产,千呼会爽魂.嗔痴寻苦业,贪欲是迷根. 外负乡闾诮,中伤父母恩.黄金孤注尽,白昼五时昏. 礼乐妨综理, ...
-
王阳明《山中示诸生五首》
山中示诸生五首 王阳明 其一 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 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 鸣鸟游丝俱自得,閒云流水亦何心? 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 其二 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几人? 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