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简单爱 爱不简单

作者注:本文系初读(听)名著《简爱》的感悟。
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灵魂和力量,作为礼物慷慨给予,浪费在不需要和受轻视的地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一个人,一辈子,一份爱,一生情。
如果没有了爱,那人生会怎么样?如果缺失了爱,那人生会如何?如果有机会弥补的话,又会怎么样呢?
《简爱》中的简-爱将告诉你答案。
这是一个从小就失去双亲的可怜的女孩,被寄养在利达太太家。
利达,是简-爱深爱着的舅舅,也是承诺会对她好并要求利达太太发誓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离简爱而去了。留下了一个并不爱简-爱的舅妈(利达太太)和一群看不起她的表哥表姐和简爱一起生活。
所以,很自然的,简-爱就变成了他们眼中的那个不听话的孩子,还曾被舅妈关进那可怕的红房子里。哪怕简-爱那样的哀求也无济于事。于是,在简-爱小小的心灵里爱便变成了奢侈品。
这是她死去的家人和她的亲人在当时并没有带给她的,现实生活中也遇到的。于此,在简-爱心里觉得,爱,真的不简单。
相对的世界里,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要得到,越是被压抑了就越想要反抗,于是,简-爱逃脱了盖茨海德府,来到了相对自由的学校。那一群她的亲人也逃脱了简-爱的不敬,把简-爱送走了。
在学校里,简-爱被当做和其他孩子一样,寄宿制的学校里,慈善家组织的学校,正如她的一位同学说的“这里面的孩子要么是父亲去世了,要么是母亲不在了,要么是母亲父亲都不在了,反正,这里的孩子都是孤儿。”
就这样,简-爱在学校里度过了她人生中相当重要的八年,从十岁长到了十八岁,由一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大人”。
于是乎,爱情就要顺理成章的来了。
于是,他就来到了罗切斯特的桑菲尔德府,变成了他家的家庭教师,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哪怕,他比她大了二十多岁,哪怕他已经有了妻子(后来才知道的),哪怕她一直是在心里爱着他而他似乎并不知道,哪怕她一直承受着他的毫不在乎,哪怕她只是他家的家庭教师。
爱情,是神圣的。在简-爱心里,爱情是纯洁的,就像她对罗切斯特的爱一样。
不知,这是否是简-爱在找寻着一份早就已经失去了的父爱,他想在那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男人身上找到父爱的影子。即使最后当罗切斯特被烧坏了身体,被烧伤了眼睛,简-爱还是愿意跟他在一起过着她认为的幸福的生活。
是的,这就是爱的力量。
这是一份在简-爱心里份量无比重的爱。它超越了年龄的界限,它超越了世俗的约束,她超越了她认知里的一切。因为,在她的心里,这爱是最不简单的爱,但是想要简单爱却很难。
如此重要的一份爱成就了简-爱。
这爱便是她生活的一切,就是她前进的动力。即使知道了他早已经有了妻子,即使她的心里受到了无可估量的伤害,即使最后罗切斯特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所有(包括受伤的身体)。但是,坚持成了简-爱爱的标志,她成功的超越了一切来爱。
这其中,也有小插曲。
在她和心爱的人举行婚礼的时候,不切时宜又伤害性极大的事情发生了。有人证明了罗切斯特先生结过婚,合法妻子也健在,于是,这晴天霹雳一般的打击让简-爱彻头彻尾的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这样的打击虽然极大,但和她一辈子的遭遇比起来也只是万千中的一点。于是,她浑浑噩噩的不知往哪里走,自己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了。
就这样,她糊里糊涂的来到了她“表哥”圣约翰(后来才知道的)的府上,还被圣约翰求婚了。一切好似阴差阳错,又好似冥冥之中上天安排好的。
当然,在简-爱的心里,她是不会同意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使圣约翰很用心也很虔诚。
世事难料,世事也是那么巧。这时,好运连连降到了简-爱的头上,素未谋面的叔叔为她留下了价值不菲的遗产、自己现在就住在亲姑姑家(有表哥圣约翰和两个妹妹)以及那很多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好处。但,就这样不偏不倚的都给了她,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未得到真爱的女子、一个经历了常人所未经历过的困苦的女人、一个极具代表性又极具反抗性的英国女子形象。
是的,在简爱所缺失的所有爱中,此时一并都补还给了她,用另一种形式补还给了她,一种从未有经历却又唾手可得的形式。
如果此时完结,故事可以说是很美满了,但是,简-爱真正想得到的还并未被真正地得到,那就是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所以,这个她必须要得到。
是的,她得到了真爱,属于自己内心的真爱。这爱是她最想得到的(此爱在前文已经叙述过,在此不多赘述)。
爱,对于简-爱来说真是两极的存在,在还年幼的时候没得到、在最想要的时候也没得到、在心灰意冷,走投无路的时候似乎也没得到。但是,上帝用另一种形式补偿了她,在她经历了最充分又最有意义的磨难之后把一切又都还给了她。
简-爱,简爱,简单爱,爱不简单。
(0)

相关推荐

  •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简·爱》知识点梳理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quo ...

  • 《简·爱》2:孙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追求什么

    喜马拉雅朋友,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孙建.在上一节呢,我讲到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最主要的还是勃朗特姐妹们受教育的经历. 在那个时代,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嫁不了好人家,也很 ...

  • 胡盼:精致的爱

    手机疯狂的震动着,像是要撕裂我的口袋,急切的等着主人的召唤. 陌生号码,会是谁呢? 你好,请问你是哪位? 你是胡盼吧,顺丰快递,中学门口. 错愕中呆呆的立着不动,跟手机的表现完全不相称. 哦,顺丰快递 ...

  • 胡盼:“可”爱的孩子们

    或许,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和信念让我们每个人都太希望孩子完美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孩子只是正常人,或者特殊的生活经历让他们现在连正常人都算不上. 孩子犯错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人们怎么对待呢?很 ...

  • 胡盼:我不吃茄子

    我不吃茄子! 无论如何都不吃.哪怕是出自于五星级酒店大厨的手艺,哪怕是各大菜系里最有名的茄子菜,哪怕是换做各种各样的做法.只要是茄子,我就不吃. 为什么呢? 小时候家穷,吃的菜只能靠自家土地里种.有一 ...

  • 胡盼:凌乱了你的脚步(一)

    走10000步? 这似乎不是大问题.因为走路谁都会且都擅长,至于10000步么,只要愿意走,那必须会完成的.看着你们兴奋的模样和不屑一顾的神情,知道你们的自信源自哪里,也明白你们的心思.哪怕-也不愿意 ...

  • 胡盼:作文中的“真实”

    歌德曾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 文学是极高超的艺术,是创作(创造)出来的.学生作文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类,哪怕它只属于极小的且初学阶 ...

  • 胡盼:为半命题作文“找对象”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作文者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 ...

  • 胡盼:换一种参与形式,理解更透彻

    "你也来参加面试?" "嗯呢,"我微笑着说. "怎么在群里没看到你名字啊?" "一会面试时我会在你的对面,是面对面,看得更清楚.& ...

  • 胡盼:浪费?

    五一小长假假期5天已经顺利的过完了,可是感觉自己啥也没有干.细细数来,只是踢了一场球.看了少许书.带了几天娃,没有满满的收获感和充实度.觉得是浪费了时间,心里很不舒服. 上一年级的小侄子因为想要和弟弟 ...

  • 胡盼:梦偿君

    梦总是美满的,总被人寄予无限的美好于其中. 以下内容来自我一个神奇的梦,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做了这样一个梦.于是,我醒来时便把它记录了下来. 需要强调的是,所述和梦里的几乎相同. "同学们,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