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 人类向自然的回馈 林会
相关推荐
-
植树节遐想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本应是全民植树的日子,但似乎感受不到植树的气氛. 01 小时候,一到植树的季节,村里就会组织村民去植树.有时候是到河边,有时候是到山上. 人们三三两两,有的拿锄头,有的拿 ...
-
【植树节】植树方式的演变
钢筋水泥阻燃墙, 何须直树作栋梁. 园艺尽显弯曲扭, 更有造型怪树桩. --2021.3.12<植树节> 2009年植树节,<江汉商报>不在了,读者林也不在了. 植树造林不挖坑 ...
-
在德国 木屋和森林不冲突
德国的被动式房屋以木头为主要框架,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为什么这些木屋盖得既快又好还不伤害森林呢? 建造木屋要从环境和树木谈起. 首先,德国人买木制房屋并不费事(麻烦的是获取木材). 要取得木材就需 ...
-
植树节!古今中外话植树
编者按: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今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实施国土绿化,为"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河南定下了目标: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绿水蓝天. ...
-
春意盎然 古人植树佳话多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出古人庭院内种植柳树等树木.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春暖花开,春天是植树造林的美好季节.在我国,植树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人重视植树,心植希望,切盼花 ...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兰州人20世纪50年代背冰上山搞绿化 "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这说的是新中国建立前,兰州南北两山上荒山秃岭不见林木的情形.如今兰州南北两山,早已是绿树成林.尤其是,白塔 ...
-
张爽:又是一年植树节|散文
赵心放:饺子店的变迁 文/张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3月12日这天是让人难忘的!因为中小学时代,这一天大家都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一次植树节让我终生难忘!记得那时我十一.二岁 ...
-
宁夏金鸡坪梯田,被誉为黄土高原美丽的指纹。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抗争的证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记录#金...
宁夏金鸡坪梯田,被誉为黄土高原美丽的指纹。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抗争的证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记录#金...
-
温故而知新 永恒的主题 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时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使我们面临一场生态危机,国人正奋起抗御.当此之际,阅读冯天瑜先生二十多年前的两部著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
-
2021CES:博世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和互联技术,保护人类与自然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博世充分利用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打造智能物联网(AIoT),通过技术解决方案造福人类和环境."我们将人工智能和互联技术相结合,打造智能物联网,从而提高能源效率并 ...
-
他环保50年,曾与歹徒搏斗,只为唤醒人类善待自然的良知
推文第1460天 2020年1月16日于山西长治上党区神农生态园 [作者简介]彭兆幸,66岁,水族,农民技术员,宜州市义务环保员,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一生关心社会,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环境.作为早期环境 ...
-
品《杂草的故事》:通过小小的杂草带你感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品《杂草的故事》:通过小小的杂草带你感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人类利用自然之浅见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说穿了就是一个不断利用自然的过程.能够用的叫做资源,资源总是有限的,利弊并存,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做到动态平衡,才能可持续发展.如森林中新生的木材和砍伐的木材一样多,森林就不会被破 ...
-
四川深山发现一处,神秘壮观的梯田,这是勤劳人民创造的绝美成果,也是人类与自然抗争证明,太壮观了#旅行...
四川深山发现一处,神秘壮观的梯田,这是勤劳人民创造的绝美成果,也是人类与自然抗争证明,太壮观了#旅行...
-
这部在北极拍摄的纪录片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极光又叫欧若拉,可能只有这么神奇的天象才配得起这么唯美浪漫的名字. 新奥尔松,地球最北端的小镇,中国北极黄河站就在这里,是一个可以看到极光的地方,在这部<光语者>里,也能看到. 虽然是一部 ...
-
人类的自然寿命究竟可达多长?一项科学研究给出了答案
你如果想当长寿之王,那就努力让自己活过125岁. 前苏联有一位科学家,他根据自己的理论推算出,人类的极限自然寿命可达140岁.斯大林很高兴,给了这位科学家许多荣誉.后来这位科学家不到70岁就去世了,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