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里的自己跟别人眼中的你这一天,美国著名 FBI 通缉令画像师 Gil Zamora 来参加了一个社会实验。[1]实验的主要过程,是 Gil 拿手绝活:听口述,画人像。Gil 与其他参与者隔着一层纱,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Gil 会边询问参与者的特征,一边着手画作。“你的头发长什么样?”“下巴呢?”椅子上的姑娘们,脑子里回想着每日每夜在镜中看见的自己。她们开始抱怨自己的各种不完美。先是下巴:
然后是脸上堆起的赘肉:
在 Gil 画完之后,还没看到这些姑娘到底长什么样,实验的第二部分就开始了。第二批上场的人,是那些姑娘们今天刚刚认识的陌生人,彼此只是有短暂的交流。他们在同样的椅子上坐了下来,Gil 依然看不到他们的样子,更不知道他接下来要画的,其实就是刚刚画过的那些姑娘们。Gil 问着类似的问题:“你要我画的这个人,她脸型是什么样的?”“下巴呢?”“你觉得她的脸上,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然而,这些陌生人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她的下巴,又小又漂亮:
换句话说,那个在分手的时候哭的要死要活,感觉活不下去的你,其实没过多久就活得挺好的。类似的,研究还发现痛苦、内疚、羞愧等情绪的恢复能力,也都常常被我们低估。[4]甚至于,人类在面对“大灾大难”的时候,也有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Daniel Gilbert 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让人们幻想 “假如你意外出了车祸,导致截肢,你觉得一年后会过得怎么样?”
Daniel Gilbert 在 TED 演讲毫无疑问,所有人都预期这种生活糟糕透了,绝望极了。他接着调查了真实经历这件事的人们,一年后的幸福感。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他们的幸福感,跟平常人并无显著差异。[5]在心理学中,这又被称为心理韧性(Resilience),指我们对不幸、逆境或挫折等高压情景的适应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企业培训师道格·亨施(Doug Hensch)是研究心理韧性的专家,他认为,心理韧性不仅会让你在遭遇逆境后能恢复原状,你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强大,例如获得更强的同理心、更稳定的情绪等。[6]就像尼采说的那样: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
结语我们可能一直在低估自己低估自己的身材与样貌低估他人对自己的喜欢甚至,低估自己的强大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为自己不够好是因为不符合别人的期待但实际上我们过得不够好往往是自己的偏见正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正视自己体内蕴藏着的巨大能量你或许会发现快乐可以一直在自己身边世界和我爱着你- The End -参考资料:[1] Dove's Real Beauty Campaign.[2] Boothby, E. J., Cooney, G., Sandstrom, G. M., & Clark, M. S. (2018). The liking gap in conversations: do people like us more than we think?.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11), 1742-1756.[3] Eastwick, P. W., Finkel, E. J., Krishnamurti, T., & Loewenstein, G. (2008). Mispredicting distress following romantic breakup: Revealing the time course of the affective forecasting err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4(3), 800-807.[4]van Dijk, W. W., van Dillen, L. F., Rotteveel, M., & Seip, E. C. (2017). Looking into the crystal ball of our emotional lives: emotion regulation and the overestimation of future guilt and shame. Cognition and Emotion, 31(3), 616-624.[5] Dan Gilbert (2004).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iness (TED Video).[6] Hensch, D. (2016). Positively Resilient: 5 1/2 Secrets to Beat Stress, Overcome Obstacles, and Defeat Anxiety. Red Wheel/Weiser.(该书已有中文版,名为《心理韧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