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这些违章实施“首错免罚”!

1、浙江:全国首推“首错免罚”
近日,浙江省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在交通运输领域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的意见(试行)》,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在《意见》中,对交通运输轻微违法行为进行“首错免罚”,在全国来说是第一次。
但并不是所有的违章都能进行免罚,首批事项共23项,交通运输占9项。
对首次发生轻微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的行驶人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既给了行驶人一次改错的机会,又体现了人性、柔性执法。而这一类方式在其他地区的执法中也有体现。
以下是具体的适用清单:
2、柔性执法成趋势
柔性执法或许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内很多城市,对非营运车辆的轻微违法都有施行过类似柔性执法↓
柔性执法政策的共同点都是:对部分轻微交通违法会进行口头警告、教育、说服等,而不再一味罚款、扣分,做到“纠违不处罚”。
3、柔性执法会不会放任违章?

柔性执法的出发点是好,但是还有不少人表示担忧:

这样网开一面,会不会有放任违章之嫌,会影响法律的公平公正?

对此,交警表示,不少人的轻微违章行为并非故意为之,大多数情况都属于情有可原。
比如有的是因为不了解相关规定,有的是因为道路资源有限迫于无奈,还有的可能是外地车不熟悉道路情况等等;
如果“一刀切”地强行罚款罚分,虽然合规但未免不近人情。毕竟,处罚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并且从各地对柔性执法的情况来看,大多是初次免罚。如果一犯再犯,哪怕是轻微违法,还是需要接受处罚的。这样就保证了法律的严肃性与执行的人性化的统一。
小编觉得,执法过程中,在保证不违反公平正义前提下,兼顾法理与人情对轻微违章进行免罚、教育,或许比罚款来得更有效,你觉得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