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滋阴,一个助阳,共治腰痛耳鸣面色黄

附子辛甘大热,通行十二经。既能引补气药追散失之元阳,又能引补血药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祛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除在里之寒湿。是中药中的舵手猛将。
生地苦甘寒,既能凉头面之火,又能清肺肝之热,还能散肾中之邪。是滋肾益肝的良将。
炮姜辛热,能入肺中利肺气,入肾中燥下湿,入肝经引血药生血,入脾胃温中散寒,入心回阳救逆。脏腑沉寒用之可去,诸经寒气用之可出。
宋代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点名这三味药成附子散
附子0.3克,炮姜0.3克,生干地黄60克。
治腰背疼痛,无力,面色青黄,甚至耳中飕飕百般声响(耳鸣),多唾呕逆,不能下食,心中郁郁不乐等。

以上表现,均和肾黄这个中医病名相关。肾,肾虚。黄,黄疸。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肌肤等引起。肾黄,不仅要追湿热脾胃肝胆等之责,更着重要追责肾虚。
面色青黄正与肾黄相关。生地滋肾养肝祛邪,附子强心健脾助阳,散寒止痛扶正,二药刚柔相济,阴阳两调,加上炮姜燥肾邪祛湿,健脾温中,正是既攻了病,又照顾到后天之本脾胃的良剂。
黄疸引起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肾气又虚弱,邪气便虎视眈眈,尤其易从腰背等易受风处进入并驻留,引起腰背疼痛。
生地滋肾养肝,凉血祛邪,附子无处不到,散寒止痛。用大量生地,是为了加强祛邪之力。附子就像千军万马之将帅,生地就像跟在它后面的众多士兵,将帅一声令下,士兵勇猛攻击,滋肾通络祛邪,拿下腰背疼痛这个顽敌。
肾开窍于耳,肾黄亦可引起耳鸣之症。
肾虚还会导致心阳不足,心中阴云密布,以致郁郁不乐。附子温通心阳,像蜡烛上的火光,得炮姜火光更亮。生地就像源源不断的蜡油,照亮整个心腔,化去郁滞,扫去烦闷。
关于多唾呕逆,不能下食,炮姜辛热,能入脾胃温中祛湿、化饮宽中,散逆气止呕吐,是呕家圣药,正是对症。
由此攻下肾黄引起的多种症状。
附子散制法服法:
上药制作为散剂,分为3服,每次服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论时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