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重阳节,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潮人在线传媒集团是国际潮团总会的服务机构,国际潮团总会和潮商大会官方网站,国际潮团总会信息委员会的运营管理单位。
潮人在线官方微信定期推送潮人资讯,潮汕文化,潮人专访,美食旅游等诸多优质内容,我们致力于打造服务全球潮人的交流平台,营造温暖的潮人之家!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自古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重阳节,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当此之时,邀请三四亲朋好友,欣然结伴出游,登高环望,极目天舒。
登山后,潮汕一些地方有吃猪蹄的习俗,意在吃了猪蹄,脚力就会好,来年能跑得更快更远,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一定要吃。

“九月九,风琴仔,四散走”,是潮汕民谚。这说明潮汕重阳节有放风筝风俗。重阳时节,云淡风高,正是放风筝上好时节。在潮汕农村,有不少人认为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转运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携带风筝登高放飞,意谓“衰运”尽去,“好运”将来。人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风筝顺利高飞并任其飘流,以偿心愿。不过有不少风筝在中途放飞时断线,故潮谚曰:“九月九,风筝断线满天走”。对断线飞来的风筝,人们忌捡,怕捡到别人的“衰运”。潮州、澄海、揭阳有此习俗。

旧时潮州戏班自初一日起至初九晚上要食斋,称食九皇斋。自初一日起全班人员穿白衫裤,天天焚香敬奉,初九晚上,全体敬拜(连同玄武山佛祖和戏神田元帅一起拜)。民间也有拜九皇者。但在泰国潮籍华侨裔食九皇斋却很隆重,自初一至初九或初十,普遍有食九皇斋,祀拜皇神之俗。他们所祀的九皇神,与中国神书上所说的北斗辰宿不同,也与潮汕本土汉族民间传说的人皇九个头,有九个兄弟,分管九州的九皇神不同。他们拜的九皇神,传说原是九个贼,后被观音大士收服,改邪为正,大慈大悲,做了许多善事,成为佛门的大弟子,而受人们的崇拜。

潮俗在重阳节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较清贫者,他们无力在每个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这一天做个总的祭拜,求得祖宗谅解。

重阳节古称菊花节。古人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黄花醉重阳”及“九月黄花插满头”等诗句。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潮汕人重阳节说炒饭有这么一个传说:以前有个仙人来到一个小山村,告诉村民一个坏消息。农历九月初九这天这个山村里将会有一只吃人的怪物出现。这个坏消息把乡里人都吓坏了。然后这个仙人又告诉了这帮村民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这天天还未明之前就得带上工具,敲锣打鼓地登到山之顶峰,在山上呆到夕阳西下之时再回到村庄里,就能躲过妖怪吃人这一劫难。这样,吃人的妖怪就不会跟来了。因为它很怕敲锣打鼓的声音,而且它也不能登到山之顶峰。九月初九这一整天都要呆在山上呢,那么大家这天要在山上吃什么以解饥饿呢?于是,每家每户在这天天亮之前把家里的剩饭炒香,带上香喷喷的炒饭天未亮就敲锣打鼓地登山了。于是,重阳节必定要登山,重阳节要吃香喷喷的炒饭。

来源:网络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