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揭秘)史思明火并安庆绪
相关推荐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七) 彻底崩盘的燕帝国
伴随着邙山之战的获胜,河阳和怀州很快就被燕军攻占,燕军再次出现了此前安禄山南下席卷时的有利局面,完整的控制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可以后顾无忧的西进陕郡.潼关,局势似乎再次向燕军有利的方向发展.然而, ...
-
UC头条:安史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郭子仪又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44
NO.144 他当然并没有闲着. 得知唐朝大军全军溃散的消息后,本来已向北撤退的史思明欣喜若狂,马上停止后撤,率部重新回到了邺郡城外,随即扎下营寨. 显然,他是在等着安庆绪与他接洽,兑现让位的诺言. ...
-
一门忠烈,全家30余口全被肢解凌迟 弟弟闻名天下,他却罕有人知
壹 涕泪沉沙 公元758年,九月,蒲州(今山西永济). 面前的这位白发老者,苶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包袱,半晌无言,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不停抽搐着,看到亲人抖动的双手,他早已明了了一切,此刻他 ...
-
此物最相思(第362章)
对李豫来说,收复洛阳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当他带着儿子李适随父亲李亨.祖父李隆基逃离长安时,他的妻子沈珍珠却被留在了长安. 长安沦陷后,李唐皇室大多惨死叛军刀下,而年轻貌美的王妃.宫女们则被大批大 ...
-
安史之乱,大唐为何向这个少数民族求援?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这场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动乱,再加上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致使唐朝由盛而衰,造成了藩镇割据,大唐王朝逐渐走向灭亡. ...
-
历史文化
颜杲卿,字昕,生于唐朝长安,因和颜真卿同为颜师古五代孙,所以历代<费县志>均载其人,原鲁公庙内祭祀着他和颜真卿的金身塑像. 颜杲卿性情公正精敏,父颜元孙,是濠州刺史.死后赠秘书监.杲卿荫袭 ...
-
(安史之乱揭秘)鏖战河阳 之(七)智斗史思明
史思明进攻河阳,骁将刘龙仙出阵挑战.龙仙自恃勇猛,将右腿搭在马颈之上,破口大骂城上的李光弼.李光弼环顾左右,问:"谁能出战,取其首级?"仆固怀恩请战.光弼说:"此非大将之 ...
-
安禄山打下东都洛阳,形势一片大好,为何却被亲儿子安庆绪杀死?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为唐朝后来的藩镇割据埋下隐患.而作为罪魁祸首的安禄山本来已经打下洛阳称帝,手 ...
-
(安史之乱揭秘)鏖战河阳 之(六)弃守洛阳
史思明收了汴州,乘胜西进郑州.李光弼撤出郑州守军,与郑陈节度使李抱玉整众徐行,进入洛阳. 叛军大军压境,东都留守韦陟正为防御发愁,见到李光弼率军入城,不禁喜出望外.二人相见,光弼说: "贼兵 ...
-
安史之乱揭秘:鏖战河阳 之(五)许叔冀投敌,汴州失守
乾元二年(759年)九月底,叛军从河北分四路渡过黄河:令狐彰率兵五千自黎阳渡河取滑州(今河南滑县):史思明自濮州.史朝义自白皋.周挚自胡良分别渡河,三支部队于汴州(今河南开封)会师.(黎阳渡在滑州东北 ...
-
安史之乱揭秘:鏖战河阳 之(四)怒斩张用济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底,由太原南下赴任的李光弼在五百河东骑兵的护卫下于子夜时分驰入洛阳朔方军行营. 李光弼夜入朔方军,可能仅仅是赶路错过宿头的无意之举,却引起了一场风波.驻守河阳(今洛阳吉利区附近 ...
-
(安史之乱揭秘)鏖战河阳 之(一)相州兵溃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三十日丙申,唐室宣布了两项新的任命: 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东畿.山南东.河南等道节度.防御兵马元帅,权东京留守,判尚书省事:以河西节度副使来瑱为陕州刺史,充虢华节度.潼关防 ...
-
安史之乱揭秘:鏖战河阳 之(三)唐肃宗的权术
唐肃宗建陵 乾元二年(759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在洛阳行营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被召回京师. 郭子仪的去留,军中早已是"朋肆流议",到了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还是激起了不小的骚动.临行那天 ...
-
《唐玄宗时的那些事》之二十:思明诱杀安庆绪
上集说到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今河南安阳),从冬天打到春天,安庆绪坚守待援.官军引漳河水灌城,城中井泉溢水,人们只能架棚居住:粮食吃尽,一鼠值钱四千:喂马只能用墙皮.马粪.人们都认定城破只在朝夕, ...
-
揭秘安史之乱打了8年的原因:唐玄宗自毁3大名将,暗助安禄山
如果让你说出一个中国最伟大的朝代,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唐朝,因为唐朝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 不仅物阜民丰,而且文化发达,对外扩张,兼容并包,尤其是以胖为美这一点,肯定是深受现代女性的欢迎. 这是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