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最快明天重回大气层,坠毁地点还是无从知晓
关心我国天文事业的读者应该很早就知道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预计将在3月底至4月初这段时间窗口重新回到大气层,接受被烧毁的命运。时间窗口不确定,而潜在的坠落地点则更加难以估计,因为对于重达8.5吨的飞行器,是否有被燃烧至支离破碎的碎片着陆是很难预测的,在之前我们看到的潜在着陆点预测图当中,从赤道一直延伸到南北纬40°都有可能。不过根据最新的消息,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天宫一号最快将在明天重回大气层。

其实我以前一直是根据中科院的官方微博或是其他天文台资讯来获取天宫一号的消息,昨天在查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在我国的载人航天官网,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更新天宫一号最新的飞行高度、飞行姿态和预计重回大气层的时间。在周一(3月26日)的时候,当时预计是在3月31日至4月4日再入大气层。而根据昨天发布的消息,天宫一号将在4月1日+/-1天重回大气层,这也就是说最快是明天的3月31日,最晚是下周一的4月2日,天宫一号飞行器将重回大气层,迎来被炙烤的命运。或许会在空中直接化为碎片,同样或许会在足够低的高度化为流星般的焰火,如果运气好经过我国上空的话,能目睹一番还是还有意义的(虽然一般要在回大气层数小时前才能预计坠落地点),如果按照轨迹来看,北方居民还是有可能可以看到的。

天宫一号的飞行轨迹是从左到右的
不过事实是天宫一号重回大气层的时间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近,我们可以看到载人航天官网公布的高度,之前看的时候每周大概是下降6公里,而在26日的时候公布的平均高度是212.0Km,而昨天平均高度已经是196.4Km,而上周一(19日)的平均高度是231.8Km,上周五的平均高度是222.4Km。
天宫一号其实已经是超长服役的典型飞行器,它是在2011年9月29日搭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升空的,相比2011年的处理器、显卡现在在读者看来都显得很古董罢。原本工程师设计的寿命是只有两年的,但一直用到2016年的3月底,才宣布完成历史任务,终止数据服务。
彩蛋的是,我本来以为能看到穿过大气层、燃烧绚烂的太空飞行器已经很幸运,不过后来发现竟然有人被重回地球的飞行器碎片砸中过!那时1997年的1月22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一位48岁的妇女被一块Delta II Heavy火箭碎片砸中左肩,所幸没有造成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