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说: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相关推荐
-
孟子译文・万章章句
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问:"大舜到田野里,望着天空哭诉,是什么事让他呼告哭泣 ...
-
论语注解,第一六.二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2)十世希(3)不失(4)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5)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 ...
-
曲礼
<曲礼>为古代作品,是<礼记>的一部分.<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曲为细小的杂事.<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 曲礼上第一 1.[曲 ...
-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7)文武之德,周公之礼
<中庸>赏析(17)文武之德,周公之礼 各位网友,<中庸>第十八章,依然是在阐述"大德必得其位"的观点.上一章是以舜的德业为例,本章则列举了文王.武王和周公 ...
-
荀子日课157丨礼的作用在于使德、位、禄相称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157讲.欢迎留言交流.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素积.德必 ...
-
语音版《孟子》赏析(12)仁义而已矣
<孟子>赏析(12)仁义而已矣 --第三单元 义利之辨 第一节 各位网友,第二单元"论人性本善"讲完了.孟子肯定人之性善,一是着眼于人与禽兽的区别.他认为,人有&quo ...
-
礼记.曲礼下
曲礼下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导读]曲礼下依然是讲述礼仪的细节. 凡捧着东西时候,一定要当心,提着东西的时候,要达到腰带的位置,这个细节可能很少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宋督弑其君.臧哀伯谏纳郜鼎等 [涉及人物]鲁桓公.郑庄公.华父督等 [涉及国家]宋.鲁.齐.陈.郑.蔡.杞.滕等 [成语典故]臧哀伯谏纳郜鼎 [春秋体例] [1]凡公行,告于宗庙: ...
-
赏读 |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百草园书店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每天清晨百草园用美文.声音.故事和你说早安.一家人文书店,相伴读者二十年. 18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 | 雅致 · 主播 | 立民 · 摄影 | 小龙女 · 编 ...
-
静赏流云: 看中印边患新闻有感
看中印边患新闻有感 作者:静赏流云 鬓雪随愁满, 长歌对落晖. 何期军号响, 招我带刀归. 往期佳作 静赏流云:端午节怀屈子 静赏流云:七絕·暮过汾阳岭 静赏流云:七絕·河畔夜行 静赏流云:七絕·次孙 ...
-
又赏夏荷香 作者:陈善虹
又赏夏荷香 五律[八仙体] 广西柳州*陈善虹 (一) 又赏夏荷香,群鹅戏水忙. 熏风扶叶阔,沥雨润莲芳. 脉脉蜂哥意,柔柔蝶妹肠. 田田皆溢馥,骚客醉诗乡. (二) 才吟春色美,又赏夏荷香. 蛱蝶花间 ...
-
作家驿站:随善《长相思·赏芍药花开》(外二首) | 主播金辉 | 心香文艺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电台音频:喜马拉雅:心香文艺 随善作品,主编黄幼中 爱容颜, 恋容颜. 吾醉花姿红药仙 倾城赛牡丹. 如月团, 如月圆. 庭院篱墙 ...
-
赏读 | 以纯善之心,享岁月之美
百草园书店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每天清晨百草园用美文.声音.故事和你说早安.一家人文书店,相伴读者二十年. 180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 | 心柔 · 主播 | 风仪 · 摄影 | 蓝猫 · 编辑 | ...
-
[老汉赏诗]怀念天真无邪的童年——刘益善《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赏析/李汉超
怀念天真无邪的童年 --刘益善<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赏析 李汉超 童年总是无限美好的,有人说,童年是一个宝盒,神秘奇幻:童年是一幅画卷,五彩斑斓:童年是一首歌谣,欢乐浪漫.在我国浩如烟海的 ...
-
[老汉赏诗]孤独之树的人格力量——冰客《向善而生的树》赏析/李汉超
孤独之树的人格力量 --冰客<向善而生的树>赏析 李汉超 董玲在<试论意境的人格化>一文中说:"意境的创造过程实为人格化的过程,意境的永恒价值在于其人格魅力.&quo ...
-
“善写颜体,最为传神”——清赏贾景德颜体...
"善写颜体,最为传神"--清赏贾景德颜体书法,感受其锋芒筋骨的浑然天成(下)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3振亂诗解2救守诽伐赏恶罚善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3振亂诗解2救守诽伐赏恶罚善 题文诗: 攻伐之与,救守一实,取舍人异,辩说去之, 终无定论.固不知悖;知欺心诬.诬悖之士, 虽辩无用.非其所取,取其所非,是利之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