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妙理|对待晳生死

(0)

相关推荐

  • 易经的理论体系

    (一) 易经自伏羲画卦象作为起点,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妙的先河,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基.伏羲氏仰观天象,俯查地理,梳理人间万象,开创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展观,从而确立 ...

  • 天道 万物和谐!!!

    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天道(大自然规律),不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吗?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 ...

  • 《道德经》再释义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以进行论述和说明的,但本文 ...

  • 太极妙理|道与对待

    / 编者按 / 根据太极学友的意见,我们力求将刊物办得活泼生动一些.论辩与交锋,就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形式.虽然大家各居天南海北,但我们可以聚在<太极学>这一方园地,以笔论道,晰哲议理-- 理 ...

  • 太极妙理|三晳是太极学的基础与核心

    三晳之体,本来一体:三晳之用,相辅为用.故三晳之为理,皆本一道.故而化生之时,本以对待而生,流行而化.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化出世界生生的时候,本身已经对待而生,流行而化了. 你看,这个世界生下天地之后, ...

  • 太极妙理|人类只能从哲理上把握事理物情

    三界又叫三极.三天.无极是先天,有极是后天,太极是中天. 道契圆机,理合中道.肇有无,契先后,既在中间,又能观照两边,出有入无,生化藏归,无有进退.这就是太极. 无极只是无,有极只是有,惟有太极不落两 ...

  • 太极妙理|道家三则:自然,无为,返本(二)

    自然的就不是人为的,人为的就不是自然的.人要师法自然,就不要去人为.人为,亦即有为.为此,老子说"道常无为",又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因此,要自然,也就必 ...

  • 太极妙理|道家三则:自然,无为,返本(一)

    道家与道教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道文化逐渐形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道家,一个是道教. 道家是学派,特点是:尚哲学,成学理,主无为,崇自然.道教的特点是:尚神学,成教理,主有为,崇鬼神.宗教主有为,必须 ...

  • 太极妙理|最难解的方程

    无中生有这句话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人思维.老子说无中生有,他不说万物源于原子.细胞.基因,前者说得如此之模糊,后者极尽精确之能事.佛陀在<金刚经>里曾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否?放眼望去,星河 ...

  • 太极妙理 | 谈“界”

    一.人 与 界 太极学有三界的重要理说: 无界 有无界 有界 三界本一界,何以成三之用? 关键在一"界"字.有界一显三,无界三归一.存在之本来,无形无象亦无界.唯因有界,而生诸有, ...

  • 太极妙理|太极学对“太极”的界定

    太者始之先,极者终之后  太极有三则: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 没有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就不能称为太极:就像没有自然.无为和返本,就不能称为道家一样.这是道家太极的大旨.原则,是千古不 ...

  • 太极妙理|向内反证,原来我就是宇宙

    大家想,既然人类生在这个世界,那么,他就必然具有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大家知道,大海的一滴水具有整个大海的特性,所谓沧海一粟:通过这一粟就可以观测沧海.人类是整个宇宙的一分子,人就具有整个宇宙的信息,我 ...